一門兩代與三個警號-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一門兩代與三個警號

2023-09-30 16:04:28  來源:安順市公安局

  5211790,036400,036484……

  這三組數字不是密電碼也不是什麼數字梗,而是三個警號,屬於兩代人民警察,屬於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的一個烈屬家庭。

楊書勤

  5211790:我屬於“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革命烈士楊書勤

  1996年5月21日,時任平壩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大隊長的楊書勤接到任務帶領4名偵查員前往紅湖機械廠,廠公安科在青年女工田某某的工具箱內發現一可疑爆炸物品。

  楊書勤與同事控制好現場,因爆炸物結構複雜,直到下午近18時才和省公安廳派來的排爆專家一起順利將工具箱內的爆炸物排除。任務完成後,楊書勤在現場調查時發現了嫌疑人的線索:

  青年女工和丈夫付某某因家庭矛盾離婚,成為前夫的付某某多次糾纏她;

  付某某曾當過工兵,具有專業的爆破技術;

  前一天付某某曾進入過藏有爆炸物的車間……

楊書勤

  一條條線索都指向付某某,楊書勤帶領的專案組經過研判分析:付某某有重大嫌疑,且很有可能就藏在其前妻家中。

  為徹底消除安全隱患,當天下午排除車間險情後,楊書勤迅速和6名同事前往付某前妻家偵查抓捕犯罪嫌疑人。

  一扇普通的房門,裏面卻暗藏着隨時可能爆炸的危險。楊書勤把隊友擋在身後,第一個衝進犯罪嫌疑人藏匿的家中,在進入臥室時,只見屋內藍光一閃,犯罪嫌疑人預先安置的炸藥突然爆炸,用自己的高大身軀擋在戰友前面的楊書勤在爆炸裏倒在血泊中,當場壯烈犧牲。

  那一年,楊書勤僅40歲。他用生命詮釋了“人民公安為人民”,沒有留下只言片語,只留下年邁的母親、等他回家的妻子和只有11歲的兒子。公安部根據楊書勤突出事跡和生前表現,追授楊書勤同志“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同年9月1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楊書勤為革命烈士。

  036400:我屬於一級英模、烈士楊書勤的兒子楊傑

  那一年,11歲的楊傑再也沒等到爸爸回家來帶他去買玩具。他陪着多病的媽媽,在對爸爸的思念和景仰中成長。2008年,畢業於貴州省警官職業技術學院的楊傑經三次考試後擁有了自己的警號:036400。入警宣誓的那天,楊傑來到父親的墓碑前,對九泉之下的父親説:“爸爸,兒子今天終於做到了!”。

楊傑

  生於河南的楊書勤先入伍後入警,在他曾任職的高峰派出所和刑偵隊,這個熱愛工作、刻苦鑽研業務、危險時刻總是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的黨員民警仿佛從沒有離開。當年參與爆炸案偵破的戰友建了一個叫“永遠的5.21”微信群,每年的5月21日,14名戰友都會聚在一起緬懷他,向他致敬。他工作的刑偵隊一直以他為榜樣努力而認真地履職盡責,先後榮獲“優秀基層黨組織”、“公安機關優秀基層所隊”。

  來到父親曾經的隊伍裏,楊傑感受到了父親依然在身邊。楊書勤的戰友和同事們用無聲的行動告訴楊傑:你的父親無愧於人民警察這個稱號,他的精神時刻感召一代又一代的戰友接續奮鬥!楊傑明白了:楊書勤不僅是他的父親,更是一名守護平安的民警,要做一名合格的公安民警,必須不負人民,無畏生死,恪盡職守,懲惡揚善。

楊傑

  楊傑開始像父親一樣投入工作,2014年平壩遭遇特大暴雨襲擊,城區局部低窪區域發生嚴重內澇,威脅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楊傑將正值待産期的妻子一人留在家中,急忙趕往受災現場。面對洶湧的洪水,他絲毫沒有畏懼,一直衝鋒在前,與戰友們高喊着“洪水不退、我們不退”,這一幹就是兩天兩夜,共救助被困群眾40餘人,幫助300多家商戶安全轉移財産。

  2015年,他主動申請調到平壩最偏遠、最艱苦的齊伯派出所,一幹就是8年。

  036484:我屬於一級英模、烈士楊書勤的兒媳秦童玲

  在貴州省警官職業技術學院,楊傑和湖北籍姑娘秦童玲相知相愛了,2010年,秦童玲成為楊傑家庭裏的一員,為了照顧楊傑多病的母親,她從西秀調到平壩。在楊書勤工作過的刑偵隊裏,她當了五年刑警,果敢無畏地參與破獲各類案件9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0余名,她曾和同事化裝偵查,曾遭遇犯罪嫌疑人駕車直面衝過來……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她,始終堅定忠誠、公正、為民、廉潔、奉獻的人民警察價值追求。

秦童玲 

  在這個烈屬之家,楊書勤捨已為人的精神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因為工作需要,楊傑2015年主動申請到齊伯鄉,顧不上2014年才出生的兒子和患上嚴重類風濕的母親;因為工作需要,秦童玲只能把不足一歲的兒子托給自己的父母;楊書勤的妻子對兒子兒媳從來沒有半句抱怨,直到2018年與世長辭,楊傑在母親臨終前陪了三天。

秦童玲

  從刑偵調到派出所的秦童玲,在新的崗位上探索出“三聯調處化糾紛,實現矛盾不上交”“三防聯控保安全,實現平安不出事”“三心為民促滿意,實現服務不缺位”的“333”工作模式,全面夯實基層基礎工作。2022年以來,秦童玲帶着派出所民輔警深入轄區採集實有人口數據、更新社區警務&&數據、走訪、流動人口和出租屋並建立出租屋檔案、清理行業場所、指導群眾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鼓樓街道盜竊案件同比下降35%,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54%。她成了社區群眾信任喜愛的“小秦警官”。

  在他們心裏,家的定義是轄區

  雙警家庭沒有&前幕後之分,楊傑和秦童玲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戰場”。

楊傑一家

  平壩區鼓樓派出所轄區城鄉結合,6個社區、7個行政村36個自然村寨共有1.4萬多戶近4萬人口,老街老巷+鄰城鄉村,街巷紛繁複雜,出租屋、小旅館、小場所多,人口流動性大,治安管理難度可想而知。2018年,從沒在社區幹過的秦童玲操着一口普通話走進了鼓樓社區,“有事彎腰做,有話蹲着説,接地氣,講‘土話’。”工作從盤清底數到智慧警務,她也從“小白”變成了居民熟識的小秦警官。她的手機號張貼在社區最醒目的地方,全天候開機,無論是不是警務工作職責範圍內的事情,老百姓需要服務都可以打她的電話。一個電話就是一個警情,她始終把群眾的每一個來電認認真真處理好,久而久之,她的電話號碼成為了轄區居民口口相傳的“社區110”。

  秦童玲天天沉在社區裏,轄區居民因小孩不愛學習,希望她能幫忙“教育”一下,她耐心講道理、舉例子,當作自己的小孩進行教導;轄區群眾發現獨居老人被反鎖在房間,不斷呻吟,在撥打老人家屬未果的情況下&&秦童玲後,她便與社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到醫院急救;居民家中狗狗不慎走失,給秦童玲打電話,她二話不説幫忙查看視頻和走訪,幫群眾成功找回……

楊傑一家。

  每當工作遇到困難時,秦童玲總會想起公公楊書勤,她説:“父親就是我心中的一盞明燈,很驕傲有這樣一位父親!我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傳承和發揚父輩英勇精神,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克服一切困難讓轄區和諧、讓百姓安寧,才能更好地緬懷他”。

  距離平壩城區28公里的齊伯鎮是平壩區最邊遠的鄉鎮,地處平壩、清鎮、織金三市交界,人口流動性大且複雜,因煤、鋁、鐵和鈦等金屬礦産資源豐富而被規劃為平壩區“北部礦業經濟區”。2015年楊傑到齊伯派出所副所長後,以為民解憂紓困創建和諧發展齊伯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經常深入到村寨和企業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溫泉村附近的鋁礦企業在生産經營中對村民生産生活造成影響,為此100多戶村民多次阻工阻路。楊傑到現場後先做村民思想工作,勸説他們不要用違法的方式來維權,把有理變成無理,然後又協調配合當地政府職能部門到企業做工作,最終企業和村民達成共識,協商解決了問題。2022年楊傑調到樂平派出所後,用“三認三講五當心”工作法紮實開展大走訪,做實做優服務警務。在走訪中了解到大屯村有兩鄰居因為屋後排水溝倒灌問題發生糾紛後,他帶着民輔警多次上門,分頭勸説,講情講理,雙方對峙氣氛緩解後,又到現場&&出主意想辦法,最終雙方合力將排水溝渠加高,讓污水排放時不再倒灌,兩家握手言和。

楊傑一家

  從警16年,楊傑經常想起父親楊書勤,“從部隊退役的父親身材高大,我從小仰視他挺拔的身姿,感覺很有安全感。我想他帶給轄區群眾的也是滿滿的安全感,小時候父親經常不在家,穿上警服後,我才明白當一名人民警察肩上扛的是責任是使命,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樣守護轄區平安。每當我為群眾解決一起糾紛他們説謝謝時,我更懂父親了。”

  一門兩代三個警號,一個犧牲在偵查現場,一個在基層守護一方平安,一個在社區服務一方百姓——這是精神的傳承,是初心的傳承,是人民警察對公安事業的是無限忠誠,是無數公安人的縮影和代表。

  楊書勤永遠地走了,精神卻永遠留存。

楊書勤

  平壩警營裏,現任平壩區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教導員的馬軍是當時被楊書勤擋在身後的同事之一。“老楊當時把我們攔在身後,自己衝在最前面,我們能夠活下來,全是因為他。”馬軍説,無論多少年過去,當年的場景都歷歷在目,他和戰友們每年都會紀念楊書勤,一直不敢怠慢身上的警服、不敢忘記肩上的責任。

  楊傑和秦童玲正沿着父親楊書勤的足跡,傳承公安英模精神,從警以來,二人在不同的崗位表現優秀,秦童玲榮獲“個人二等功”,楊傑榮獲“個人三等功”,閃亮的勳章,是他們用實際行動兌現從警誓言和向人民許下的承諾。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