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穀飄香糧滿倉——遵義秋收“豐”景美如畫-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稻穀飄香糧滿倉——遵義秋收“豐”景美如畫

2023-09-28 16:38:54  來源:遵義日報

  金秋時節,黔北大地處處洋溢着豐收的喜悅。

  在鳳岡縣新建鎮新建社區長磧古寨高標準水稻示範種植基地裏,農機轟鳴、稻穀飄香,對村民來説,收穫的不僅是沉甸甸的糧食,更是滿滿的幸福感、獲得感;在新蒲新區永樂鎮山堡村,4600余畝辣椒陸續進入收穫期,椒農們正背着背簍採摘成熟的辣椒,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在桐梓縣獅溪鎮等地,幾場秋雨過後,一棵棵方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紛紛進山,吆喝聲、歡笑聲響徹山谷,小小方竹筍托起了20萬村民的增收致富夢……

  糧倉根基穩

  走進湄潭縣永興鎮茅壩村,金燦燦的稻穗迎風起伏,數&收割機在稻田間穿梭作業,村民們忙着裝運剛收割的稻穀。“今年的畝産量比去年增加了30%,我家種了350余畝稻穀,年收入可達60至70萬元。”秋後算起豐收賬,種糧大戶高方平滿臉笑容。

  在仁懷市長崗鎮茅坡村,6000余畝紅粱迎來豐收季,預計産量達1400余噸、産值1500余萬元。目前,村民們正搶抓有利天氣,確保紅粱顆粒歸倉。

  今年,遵義糧食生産目標任務是完成糧食種植面積920萬畝、産量234萬噸以上,如何穩面積、穩産量?

  我市積極爭取國家和省政府有關強農惠農政策支持,其中共爭取産糧(油)大縣、耕地輪作等糧油資金4.83億元,及時為種糧戶送上政策大禮包,讓糧食有效供給有了更多保障;逐級簽訂糧食生産責任書,壓緊壓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將糧食生産任務層層分解壓實到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及地塊,並建立生産&賬,實行挂圖作戰、密集調度,通過強化責任落實和示範引領,今年共開展市、縣、鄉三級黨政領導領辦糧油基地1170個;聚焦主要糧食作物,加快新品種試驗示範和推廣,積極開展水稻、玉米、紅粱、油菜高産優良品種的品比試驗,在不同優勢區域分別建立水稻、玉米、紅粱、油菜連片高産示範,通過良種與良法相配,真正為種糧群眾解難題、強信心;深入開展農技人員創新創業行動,大力實施基礎性榜單服務和“揭榜挂帥”活動,充分挖掘糧油增産潛力,使播州、湄潭、綏陽、桐梓、正安、習水、仁懷7個産糧大縣綜合生産能力不斷提升,黔北守牢“糧倉”、端穩“飯碗”更有底氣。

  政策驅動,示範帶動,良法推動。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完成糧食播種面積950余萬畝。

  特色促增收

  眼下,正是辣椒交易高峰期。在新蒲新區蝦子鎮中國辣椒城的交易大廳內,辣椒經紀人正忙着與收購商洽談業務,LED大屏上,不斷刷新着當天的交易價。“行情好的時候,遵義朝天椒能賣到27元一斤還供不應求。”既是種植大戶,也是辣椒經紀人的永樂鎮山堡村村民羅超告訴記者,今年,他種了110余畝辣椒,産量、價格也不錯,辛苦一年有回報。

  清洗、分切、裝袋、檢查……在遵義桐之味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産車間裏,工人們正忙着製作水煮筍産品。這是一家以方竹筍為主的食品加工類企業,現有烘乾、水煮、即食、速凍多條生産線,産品豐富多樣。“現在是方竹筍銷售旺季,公司業務訂單也較多,工人每天都在加班加點生産。公司産品主要銷往重慶和貴陽各大超市,部分産品出口到新加坡。”該公司生産部負責人冉茂海説。

  位於紅花崗區金鼎山鎮蓮池村的蓮池壩區,以山水田園風光、生態果蔬種植為基礎,深入挖掘古村落文化和農耕文化,走出了一條集“商、養、學、閒、情、奇”為一體的鄉村振興之路,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

  統籌山區壩區林區,深化“一縣一業”,遵義做大做強茶葉、辣椒、竹子等特色優勢産業。今年全市茶葉、辣椒種植面積突破200萬畝,竹子種植面積達370余萬畝,茶葉、辣椒、竹子産業規模均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中藥材規模穩居全省第一位,現代農業産業體系加速構建。

  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遵義着力在精深加工、強鏈補鏈上下功夫,不斷提升農産品核心競爭力,推動遵義由農産品生産大市向綠色食品工業強市轉變,加快建設全國優質綠色食品産業基地步伐。

  今年上半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産值348.84億元,同比增長5.6%;農産品加工總産值達311.34億元(不含煙酒),農産品加工轉化率位居全省第一方陣。

  良技提單産

  田野豐收的背後,是技術的賦能。無論是春耕一線,還是“三秋”時節,總能看到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的身影,他們把農業課堂開進田間地頭,現場為種植農戶答疑解惑,為農業生産“問診把脈”。

  地塊小、田坎多,機械化程度不高,一直是山區現代農業發展的痛點。今年,為突破這一瓶頸,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組建了一支由省、市、縣、鄉四級農技人員組成的水稻(缽苗育秧)全程機械化“揭榜挂帥”團隊,以湄潭縣永興鎮茅壩村為技術示範點,積極開展水稻全程機械化技術示範推廣,提高全市水稻機械化水平。

  9月18日,在務川自治縣浞水鎮長江社區水稻種植基地裏,該縣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對新型肥料試驗田、高産示範田分別進行了測産,結果是新型肥料試驗田畝産水稻840余公斤,高産示範田畝産水稻768公斤。“試驗田和示範田都是按照統一選種、統一育秧、統一插秧、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管理的方式進行種植,其推廣的主要技術措施是‘兩增兩減’。‘兩增’指的是增施有機肥和增加栽植密度,‘兩減’指的是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該縣農業農村局種植業發展中心高級農藝師陶學進介紹。

  做給農民看,帶着農民幹。在縣農技專家指導下,今年長江社區村民田茂軍種了5畝多水稻,其中一塊1.3畝的稻田作為高産示範田進行創建。“普通栽種田畝産水稻510余公斤,而高産示範田畝産水稻則達到了768公斤。現在技術學到了,來年擴大規模繼續種。”田茂軍説。

  長江社區上演的豐産豐收場景,只是遵義大力開展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的一個縮影。

  推動全市糧食平均單産較上年提升3%以上、油菜籽平均畝産較上年提升3%以上,確保産量只增不減,這是今年我市牢牢守好糧食安全底線的硬指標。為推動任務落地落實,4月以來,我市開展了農業技術人員創新創業行動,一項項高産高效、綠色防控、農業機械化適用技術,通過“揭榜挂帥”活動和3000余名農技人員的基礎性示範服務,被源源不斷地送到農業生産一線。

  戰疫抗旱闖難關,今年的豐收來之不易。這是迎難而上的擔當!也是凝心聚力的碩果!(記者 查靜)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