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天然山谷中的百米垂直崖壁,讓無腿登頂珠峰的勞倫斯世界體育獎獲得者夏伯渝看了躍躍欲試,換上人工假肢踩上攀岩鞋也要體驗一把,成功觸頂返回後直言這裡山清水秀,空氣宜人,下次還要再來。
豐富多樣的地表形態,讓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為這裡授牌“貴州省消防救援總隊山地救援訓練基地”,在此開展競速上攀、T型救援、邊坡救援、橋梁救援等訓練,依託基地進一步提升山嶽和洞穴救援水平。
這是位於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的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也是全國首個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9月22日至25日,2023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安龍篤山國際攀岩周在這裡舉辦,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喀麥隆等國家的外籍運動員,以及全國各地的運動員、攀岩愛好者共400餘人齊聚這裡,在室內攀岩館和自然岩壁分別開展攀岩挑戰賽。與此同時,飛拉達岩壁體驗、山地自行車騎游、荷花賽道119消防跑、美美安龍加油跑、篤山迷你山地越野跑等豐富的戶外賽事活動,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體驗山地戶外運動與體育旅游的魅力。
山水形勝,秋色盡呈。今天的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各類賽事紛紛落戶,各地游客紛至沓來,曾經制約經濟發展的險山幽谷,卻因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的“登堂入室”而改頭換面,成為貴州體育旅游一塊“金字招牌”,也成為貴州省建設山地民族特色體育強省的一個生動注腳。
優質山水資源“蛻變”戶外運動樂園
地殼的斷層發育、流水的沖刷侵蝕,內外力共同作用,在安龍縣篤山鎮的西南部,形成了一處高165米、寬200余米的巨型絕壁。絕壁之下,蜿蜒流淌的海尾河,將寬闊的谷底一分為二。河流在盡頭消失流入地下,經過一番鐘神造化,形成罕見的岩溶奇觀篤山溶洞群。
地表之上的篤山鎮梨樹村,多年來靠山吃山的群眾在此精耕細作,卻始終廣種薄收,收益甚微。如何改變産業發展現狀,帶動群眾增收實現脫貧,成為當地幹部面臨的難題。
彼時,首次落戶黔西南州的2015國際山地旅游大會,為安龍縣的建設者們帶來了關於山區發展的智慧——發展以山地戶外運動為特色的體育旅游,打造區別於傳統觀光型景區的體驗式景區,推動旅游消費,帶動群眾增收。
回看篤山鎮梨樹村的自然資源,這裡豐富的地表形態,讓想要發展體育旅游的建設者們有了無盡想象——絕壁與四週峰叢圍合形成的山谷,讓滑翔傘、熱氣球等低空運動有了施展空間;崖壁之上,攀岩、飛拉達、速降大有可為;山谷之間,千余畝平地為自行車、越野車、露營等項目孕育了土壤;蜿蜒流淌的海尾河,讓皮划艇、野釣、槳板等水上運動應運而生;地表之下,17.6公里溶洞群更打造了洞穴探險的天然場所。
就這樣,一幅從“天上玩到地下”的立體空間運動格局,在建設者的腦海中形成。曾經制約經濟發展的山水屏障,卻成為發展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的天然資源,造就了山地戶外運動的“富礦”。
於是,以攀岩為特色的戶外運動公園一期工程在2016年7月破土動工,在資源保護與開發並重原則的引領下,短短80天內以驚人的速度完成了原住戶遷出、水電路網搭建、岩壁排險、線路開發,以及岩溶美術館、游客服務中心建設等工作。
據安龍縣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李柱凱回憶,當時現場每天有上千人有序忙碌着,希望在新一屆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到來之際,借助大會&&將公園一舉向外界推介出去。
2016年,如約而至的國際山地旅游暨戶外運動大會增添了戶外運動的內涵,初步建成的安龍縣篤山鎮國際攀岩公園成為大會的配套活動--2016中國貴州安龍國際攀岩精英賽暨全國攀岩分站賽(安龍站)的舉辦地,世界的目光聚集於此,當地優質的山地戶外運動資源也驚艷了眾人。業內人士評價:在僅1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具備同時開展超過30余種山地戶外運動的條件,這一山地戶外運動資源的集中程度屬世界罕見。
賽事開幕式上,時任國際攀岩聯合會副主席、國家體育總局登山運動管理中心主任、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新還向公園授予“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牌匾,創全國之先。
在那之後,公園持續打造攀岩特色,二期工程建成安龍篤山攀岩館,公園還舉辦了2016中國·安龍山地戶外運動精英賽暨全國山地多項積分賽、2017中國安龍山地戶外運動精英賽、2018徒步中國·全國徒步大會黔西南(安龍)站、2019第27屆全國攀岩錦標賽等多項國際、國內賽事。
以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為背景,將自然美景與戶外運動相融合,開拓別具一格的山地戶外運動體驗項目和精品賽事,讓閒置的山水資源煥發新的活力,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公園在2017年入選“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同時被授予“十佳精品景區”稱號。
低效閒置資源“盤出”旅游新景象
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的建成,憑藉特異性資源迎來了開門紅,卻在後續的經營過程中,難以避免地遇到了發展的問題——由於前期資金投入不足、配套設施不完善、經營管理粗放等原因,公園陷入低效運營狀態。
2021年,全省旅游産業化推進大會召開,提出要加快推進旅游産業化,實施盤活閒置低效項目攻堅行動。安龍縣積極探索低效閒置旅游資源盤活路徑,通過推動文體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讓閒置旅游資産得到經營盤活、低效旅游資産得到高效利用。
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的“盤活之路”隨之開啟。搶抓粵企入黔重大機遇,當地引入兼具投資實力與經營管理經驗的廣東省惠州市世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對公園進行託管運營,國內知名戶外運動品牌“方麥斯”就此落戶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
世外桃源,是方麥斯-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總經理吳斌對公園的第一印象。“既有青山綠水的‘靜’,又有山地運動的‘動’,我們對這裡一見鍾情。”於是決定將這裡作為公司山地戶外運動板塊業務的發力點,通過提升品質、豐富業態、優化服務等,打造戶外生活品牌。
在對原有設施設備進行翻新和維護之外,景區要解決“如何讓游客留得下來”的問題。首先是將位於山頂的岩溶美術館,改造成為獨具特色的懸崖酒店。從這裡向外望去,對面典型的峰叢地貌提供了無可比擬的景觀。此外,山林木屋、帳篷酒店、露營基地、紅葉餐廳、咖啡館等配套設施逐個落地,以此實現增加游客的逗留時間,提高旅游消費。
而針對公園的山地戶外運動特色,公司對運動項目進行了升級,在原有的攀岩、皮划艇、山地自行車、山地越野車之外,新增了露營基地、兒童樂園、真人CS、垂釣俱樂部、探洞、足球場、籃球場、游泳池等,讓公園總共可開展近20個山地戶外運動項目,覆蓋國際山地戶外運動的多個領域,兼顧各年齡段和體能水平人群。
在懸崖酒店將喀斯特美景盡收眼底,騎上越野摩托體驗一把山野激情;面朝165米絕壁挑戰自我迎難而上,獨坐岸邊享受垂釣的悠然愜意……如今的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以各式新奇時尚的戶外玩法,向游客揭開山水的別樣魅力,以獨特而富有品質的旅行體驗,打造了優質的戶外生活品牌。
景區升級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據吳斌介紹,今年“五一”假期,景區日均接待游客超3000人,露營基地一房難求。即將迎來的“十一”假期,哪怕是單價較高的懸崖酒店、帳篷酒店也已全部售罄。
高質量融合發展“驅動”鄉村振興
體育與旅游高質量融合發展,不僅讓低效閒置旅游資産盤出了“新景象”,也讓鄉村振興盤出了“新路徑”。
在篤山鎮,一條以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為核心修建的38公里健身步道,將景區與周邊的梨樹村、拉坡村、大坡村等村落串聯,既滿足了當地村民與游客的休閒健身需求,也能舉辦越野跑、徒步等賽事活動,讓村民的物質生活水平與精神文明同步提升。
“真沒想到,我們村還能搞旅游。”梨樹村村民王府金説,這幾年村裏變化大,前來比賽和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梨樹村從“養在深閨人未識”變為省內外山地旅游與戶外運動的“打卡地”,連自己的院子也被打造成了景點。
借助示範公園的帶動效益,梨樹村圍繞旅游産業化發展,以安龍創建貴州省體育旅游示範縣為契機,以“山地運動旅游,文明宜居梨樹”為發展定位,立足資源稟賦,完善體育基礎設施,推動體育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一方面,積極發展民宿産業。梨樹村採取債權投資的方式引入企業新建民宿2棟,同時整合統籌公園周邊資源,將19戶村民自建房改造為民宿,實行統一經營管理,以實現“一個民宿就是一個景點”“一個民宿就是一個旅游目的地”的效果。
另一方面,積極打造農體旅基地。採取“返租倒包”的方式引入企業承租土地種植梨樹,並將種植好梨樹的土地切塊承包給農戶管理,按照相應比例分紅。通過對村經濟發展結構進行整合優化,進一步強化農民的主體地位。
此外,瞄準戶外運動示範公園旅游市場“菜籃子”“果盤子”需求,梨樹村還與景區簽訂了農副産品保銷量、保底價的“雙保”購銷協議,不斷做大産業“蛋糕”。以村合作社為紐帶,建立起“産業有效益、企業有盈利、農戶有增收、集體有收益”的互利共贏發展模式,促進鄉村經濟發展。
借力體育旅游示範項目的建設,梨樹村打造幸福宜居鄉村。實行鄉村改造、旅游、文化、衞生健康等領域全面綜合治理。通過民宿改造、健身步道和村文化長廊建設,持續推進美麗鄉村與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為村民及游客營造乾淨整潔的環境,促進當地逐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
如今的梨樹村,呈現一幅“游客來了、産業旺了、鄉村活了、路子寬了、村民富了”的喜人圖景。村莊變景區、山地變公園、體驗變運動、空氣變人氣,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走出一條帶着山地特色的農體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讓世代居住的大山成為老百姓的“幸福不動産”,讓豐富的自然資源成為戶外玩家的“心馳神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