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邂逅到旅居到定居——
赤水,第二故鄉很宜居
秋日的清晨,李阿姨喜歡沿着赤水市葫市鎮天鵝湖悠閒漫步,湖邊隨處可見同樣悠閒的鄰居,他們在湖邊拉二胡、打太極、練書法,安靜閒適。
赤水市葫市鎮天鵝堡一隅。(張浪攝)
“打開窗戶就看見綠水青山、藍天白雲,我們感覺幸福感爆棚。”李阿姨今年62歲,來自重慶,她用相機記錄下美景分享給朋友。
近年來,赤水以綠色發展為底色,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通過旅游度假吸引周邊地區群眾共享綠色發展紅利。天鵝堡、天島湖高山旅游度假區在每年的避暑高峰時期,常住人口可達5萬人左右。
李阿姨在天鵝堡社區生活了8年,談及與天鵝堡的邂逅,她打開了話匣子。
2014年6月,她第一次來到貴州。剛下車,涼爽的風從湖面吹來,一下子就把旅途的疲憊吹走了。天鵝湖,如鑲嵌在群山翠竹中的翡翠,一瞬間就烙進李阿姨的心裏,再也忘不掉。
“不到十分鐘,我就簽了合同,交了定金。”李阿姨説,用現在的流行話來説,那天,邂逅天鵝堡的命運齒輪轉起來了。
在赤水市葫市鎮天鵝堡社區,李阿姨記錄美景。(張浪攝)
從那以後,節假日和周末,李阿姨常和家人或朋友來天鵝堡洗肺,每次都感覺很安逸,每次來都感覺有新變化。一年多的時間裏,社區裏的小樓平地起,農貿市場、健身設施、游泳池等生活配套設施逐步完善。
2017年以後,李阿姨和家人開始常住天鵝堡,一年中只是偶爾回重慶幾次,老家重慶反倒變成了“旅居地”。她還被選為居委會副主任,協助管理社區,樂此不疲。
李阿姨親身體會到,這裡居住的老人多,基礎疾病很常見,小病小痛都有社區醫生及時護理救助。而越來越多的超市、農貿市場,讓像李阿姨一樣的新市民安心住下來。
今年6月,天鵝堡社區新農貿市場開始運營,攤位按功能分佈明確。葫市鎮天堂村村民陳明江夫婦成為菜市場裏的“打工人”——每到上午11點左右,他們菜攤上的蔬菜就已所剩無幾。陳明江夫婦勤勞能幹,每月純收入能有8000元左右,他們很滿足。
在赤水市葫市鎮天鵝堡社區,李阿姨在打理自家的小花園。(張浪攝)
陳明江夫婦的“賣菜記”,也是李阿姨記錄、分享給朋友們的“人間煙火”照片小故事之一。
李阿姨喜歡記錄天鵝堡的一切。
2016年開始,她建了一個天鵝堡攝影沙龍微信群,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進來。大家每天分享在天鵝堡發現的不同的美,對於新市民來説,居住在竹都赤水天鵝堡,就是晚年生活的錦上添花。
如今李阿姨專門購置了一台相機,每逢春節、端午等熱鬧時候,就帶着相機,跟着社區黨員幹部、志願者和新市民一起開展包餃子、包粽子、表演文藝節目等豐富多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
在赤水市葫市鎮天鵝堡社區農貿市場,陳明江夫婦在整理賬單。(張浪攝)
她還倡導大家一起做公益並記錄下來,“你能感受到,隨着社區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多彩,矛盾糾紛也越來越少了。”
李阿姨説,自己很幸運能把赤水作為“第二故鄉”,因為“開窗見美景,鄰里暖人心。”(張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