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日子唱成歌——貴州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把好日子唱成歌——貴州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2023-09-11 09:00:53  來源:貴州日報

把好日子唱成歌

——我省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

  壯闊大搬遷 一步跨千年。

  2015年,貴州率先在全國打響易地扶貧搬遷“當頭炮”。作為搬遷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省份,貴州從“前半篇文章”探索“六個堅持”,到“後半篇文章”實施“五個體系”制度性安排,確保了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五個一批”中的重要內容。“十三五”時期,貴州省舉全省之力完成搬遷192萬人,其中搬遷貧困人口157.8萬人、城鎮化集中安置183萬人,是全國搬遷規模最大、城鎮化集中安置比例最高的省份。

  邁向新生活,今朝更向前。“十四五”以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書寫易地扶貧搬遷高質量發展的“後半篇文章”。

  安居之歌——

  邁步新光景 “五個體系”有保障

  乾淨整齊的樓房,開闊平坦的廣場,一條寬闊大道通向熱鬧繁華的城市中心,孩子們嬉笑打鬧,老人們悠閒地聊天……興義市灑金街道栗坪社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幅人樂和諧的場景。

  從山裏到城裏,日子更舒坦了。“搬出破舊的木頭房,住上寬敞明亮的樓房,我還找到了工作,一個月能掙2000多塊錢。”搬遷群眾楊瑩美説着搬遷後的變化。

  從“山頭”到“城頭”,寫好易地扶貧搬遷的“後半篇文章”是關鍵。為此,我省持續深化易地扶貧搬遷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基層黨建“五個體系”建設,推動後續扶持高質量開展,實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媽媽,我們上學去了。”看著一雙兒女笑嘻嘻地跑進學校,轉身前往車江大壩上班的榕江縣臥龍社區搬遷群眾蒙會分放心舒坦。

  “今天我們跳‘好日子’。”吃完晚飯後,黔西市錦繡花都搬遷群眾付群修和舞友來到廣場,開啟一天的消食娛樂活動。

  “樓上居住,樓下上班,我現在做的衣服都賣到國外了。”銅仁市碧江區銅興街道響塘龍社區搬遷群眾王國平在家門口找到了製衣工作,充實的生活令他獲得感滿滿。

  …………

  “五個體系”實施4年多來,我省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向搬遷群眾無差別、均等化覆蓋,促進搬遷群眾收入逐步增長,搬遷群眾互動交流更加方便,安置社區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基層組織建設更有力量,搬遷群眾市民化取得階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貴州重點完善公共教育、醫療衞生、社會保障、社區服務,安置點已經配套建成669所教育項目、440個醫療衞生項目,新增學位54.7萬個,解決全省現有搬遷子女48.25萬適齡學生就近入學。同時,安置區新批復設置街道辦事處59個、選舉成立居委會430個,群團組織、社會力量和警務力量覆蓋率100%。共建立安置區街道黨(工)委59個、黨總支125個、黨支部861個、黨小組920個,實現安置點基層黨組織全覆蓋,安置點建到哪,黨的活動和工作就覆蓋到哪。

  幸福之歌——

  強服務解難題 美好生活成色足

  “您好,物業中心,請問有什麼可以幫您?水龍頭壞了是吧,好的我們馬上&&工作人員上門檢修。”熟練地拿起電話,記錄社區居民的需求,冊亨縣高洛街道巴納布社區物業中心工作人員黃廷珍被搬遷群眾稱為“貼心好管家”。

  “引入專業物業公司對搬遷社區進行管理,是巴納布社區在後續扶持中積極滿足搬遷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高洛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韋亨美説。

  物業服務&&着千家萬戶,關乎居民群眾的安樂幸福。為破解安置社區物業管理運行難題,我省制定《關於切實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作為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之一,以省政府辦公廳名義印發,從省級層面着力解決物業管理費用、物業規範管理、住房維修資金等政策問題,成為全國率先&&規範化管理安置社區物業政策的省份。

  好服務給搬遷群眾生活添就美好“色彩”,解難題提升管理能力托起搬遷群眾“穩穩幸福”,用心用情辦實事,解決搬遷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貴州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破解搬遷家庭子女教育輔導難題。制定《關於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教育輔導試點工作的通知》,積極探索建立安置社區課後教育輔導機制,在9個市(州)選擇安置點作為試點,由點及面再逐步推廣實施,着力解決年輕人外出務工無人輔導孩子或因文化程度較低無力輔導孩子的難題。

  破解安置社區集體經濟發展難題。制定《關於開展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社區物業管理實體化公司試點的通知》,明確實體化公司的組建要求、經營範圍、運營模式、保障措施等內容,着力推動以“市場化方式”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形成擴大搬遷群眾就業的新産業,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目前已全面啟動18個社區物業管理實體化公司試點工作。

  破解安置區資産後續管理難題。制定印發《加強易地扶貧搬遷資産後續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健全易地扶貧搬遷資産運營管理制度,努力實現資産家底清晰、産權歸屬明晰,切實防範資産閒置、流失、貶值等現象發生,充分發揮資産最大效用。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商業門面建成面積共計379.9萬平方米,截至6月底,已使用總面積為341.2萬平方米,盤活率為89.8%。

  希望之歌——

  後續扶持不斷線 火紅日子節節高

  壓線、包邊、縫紉……位於獨山縣鄢家山社區的貴州鈞裕皮具有限公司內,工人們正分工有序,將一片片布料組合製成一個個款式新穎的箱包。

  “車間建到家門口,不用在外奔波,既能掙錢還能顧家,幹起活來心裏也踏實,生活越來越好。”車間裏韋良會一邊忙着手中的活兒一邊高興地説。

  為保障搬遷群眾穩定就業,鄢家山社區招引廣州企業從事箱包生産,為社區居民打造了“家門口的工廠”,有效帶動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同時,鄢家山社區還建成了食用菌房24間、創業商鋪50間、幫扶車間3棟、微型菇房15間、幫扶基地20畝、農貿市場、農産品初加工車間等産業配套項目,並將創業店舖、幫扶基地、電商服務站等以相對優惠的價格出租給社區搬遷群眾自主創業,拓展群眾增收渠道,讓搬遷群眾切實享受到“下樓上班、上樓回家”的15分鐘就業生活圈。

  “飯碗”多起來,“口袋”才能鼓起來。作為後續扶持工作的重點和關鍵,貴州始終堅持多措並舉促進就業增收,抓政策制定促增收,抓技能培訓促增收,抓穩崗就業促增收,抓就近就業促增收,抓兜底保障促增收。“五項措施”推進搬遷群眾就業增收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23年8月底,全省搬遷勞動力家庭41.2萬戶99.5萬人,已就業41.2萬戶95.31萬人,就業率95.79%,同比提高1.52個百分點,環比提高0.4個百分點,比2022年底提高1.41個百分點。

  大力培育發展後續産業項目,深入實施補短提質工程,創新社區管理模式促融入……我省打好“組合拳”,積極做好後續扶持工作,推動易地扶貧搬遷高質量發展。(記者 劉悅)

[責任編輯:劉昌餘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