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貴州山韻:布依族八音坐唱-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探尋貴州山韻:布依族八音坐唱

2023-09-09 17:19:59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貴州頻道

  八音坐唱起源於布依族,以“八音”為名,最早來源西周《周禮·春官·大師》描述的一種禮儀,稱祭祀時“皆播之以八音”,即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種材質的樂器。經過數月的洗禮,形成了一種將歌聲與樂器融為一體的民族藝術。

  黔西南州的布依八音,也稱“八音坐唱”或“八音坐彈”,是布依族群眾在節日、婚嫁、祝壽、建房等場合喜聞樂見的一種表演形式,主要分佈在南盤江下游興義、安龍、冊亨三地的布依族聚居區。

  9月8日,筆者來到貴州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八音堂實地探尋了“八音坐唱”。在八音堂內,十多位布依族男女圍坐一起,演奏着手中的樂器,歡快地唱着他們民族特有的歌曲。“你剛剛聽到的《賀喜堂》是八音坐唱最具代表性的曲目之一。我們布依族只有在過年過節和重要客人到來時才會演奏。”萬峰林八音堂八音坐唱表演者楊光會説道。

  據了解,布依族八音坐唱從北宋時期流傳於興義地區,迄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沒有固定的唱詞,只有十多種固定的曲譜。常表演於民族節日、嫁娶、建房、祝壽等場合,是布依族人民文化交流、增進感情、休閒娛樂的重要載體。

  “八音坐唱的核心樂器——刺鼓,則有着獨特的韻味,是布依八音最主要的樂器之一。木制鼓腔,牛皮蒙面,因鼓周鑲嵌數排竹釘形似刺猬而得名。在布依族音樂中,它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也最具特色。如果用心你仔細聆聽,你也許能真切地感受到布依族人寄情於山水,熱愛生活,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精神寄託。”楊光會接着介紹道。

  為保護和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八音坐唱”,2017年起,興義市在萬峰林景區打造“八音堂”。建成了包括八音坐唱保護傳承用房、傳承室、展示廳、演藝廳等配套用房及設備。同時,布依族板凳龍舞、布依族刺繡、圍鼓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産集中於此地一同展示。

  “這一音樂形式具有獨特的魅力,它讓我可以沉浸在美妙的合唱之中,讓我找到內心的平靜。”來自貴陽的游客覃偉如是説道。

  如果有機會走進貴州來到黔西南,不妨去感受一下八音坐唱的魅力。坐在布依族同胞中間,閉上雙眼,聆聽他們的歌聲,將自己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讓那些直抵心靈的歌聲帶你跨越山海,奔赴熱愛。

  據了解,“八音坐唱”作為布依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説唱藝術,2006年5月被國務院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第一批),2008年11月,興義被文化部(現文化和旅游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布依八音)之鄉”。(申逸愷 張宏揚 田莉莎)

[責任編輯:王雪松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