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峰林“福”字田:稻香滿溢 田園如畫-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萬峰林“福”字田:稻香滿溢 田園如畫

2023-09-06 08:28:51  來源:黔西南日報

  航拍“福”字稻田景觀。記者 張懿 攝

  走進萬峰林景區,一個大寫的“福”字躍然田野裏,不少游客和往年一樣,到“福”字稻田打卡,廣東的陳女士基本每年都來。“住在萬峰林的民宿裏,每天早上打開窗就可以看到萬峰林、稻田,還有撲鼻而來的稻香,一整天的心情都變好了。”

  “福”字稻田景觀採用常規水稻做邊界、紫葉水稻構圖的定植模式,根據田塊大小和視覺效果確定圖案斑塊作業面積,在水稻生長的苗期、花期,通過水稻葉色、花色的自然變化展現特殊色彩效果,達到別具一格的設計風格,給人以不同的視覺感受,成為了游客打卡萬峰林的好去處。

  近年來,萬峰林景區着力培育催生一批融農業觀光旅游、農産品生産、田園風光、農耕體驗品味等多功能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業態,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助推産業聯動發展、互融互贏,帶動老百姓創收致富。

  “除了能吸引游客前來觀光打卡,種植的水稻品種産量也高,每年都豐産豐收呢!”望著田間長勢良好的水稻,萬福村民姚先生幸福感十足。他介紹,萬福村是萬峰林主要的水稻産區,近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已成為貴州水稻的高産記錄産生地。

  據了解,萬福村作為國家級超高産水稻實驗示範基地,2021年農技專家通過機械插秧,增加栽插密度、肥效管控等措施,興義的“甬優1540”品種,曾以1081.8公斤的畝産量,刷新貴州省水稻高産紀錄。此後,“萬峰林”牌優質大米名聲大振。

  農旅融合,處處是景,山是景,水是景,田園人家是景。

  為讓游客深度體驗田園生活,近幾年,萬峰林推出了農田認養計劃,讓游客親自參與體驗農耕的樂趣。夏天,可以看到蒼翠欲滴的水稻;秋天,金燦燦的稻田成為了景中美麗的點綴,稻香更是撲鼻而來,從高處俯瞰,“福”字稻田色彩斑斕,像是被打翻的調色盤。

  “今年暑期游客比較多,差不多是去年的兩三倍,每天蛋炒飯都要賣三四百份。”當地村民王明興看準商機在景區開起了飯店,他大概算了一下,在旅游發展的推動下,萬福村現有20多家特色餐館。

  “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曾經的萬福村靠天吃飯,年輕人多數在外務工,如今鄉村旅游正熱,擁有得天獨厚位置的萬福村讓很多人紛紛回鄉創業,當起了老闆。

  為帶動大山深處農産品走向廣闊市場,景區內還設置了萬峰林東西部協作特色農産品展銷中心,建設特色農産品展示館,設立了40個公益攤位,供當地村民銷售自家農産品,助力“黔貨出山”。

  萬峰林街道積極發展旅游業帶動景區村民走上致富路,離景區不遠的翁本村自然也緊跟腳步,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規模化種植枇杷。“買樹苗時政府有補貼,並會派專業技術人員來實地考察,教我們怎麼種好枇杷樹,種下來效果非常好。”果農羅大叔看著長勢極好的枇杷樹,滿臉笑容。

  除此之外,翁本村種植了澳洲堅果、春桃等,春天競相開放的桃花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翁本村也借此開起了民宿,讓游客在感受田園風光、農耕文化的同時,親近自然、放鬆自我。

  本着“農區變景區”的發展理念,萬福村、翁本村打造了水果採摘園、農産品種植體驗區等富有互動性、參與性的園區。圍繞“康養勝地、人文興義”城市定位,將萬峰林景區打造成一個休閒度假的優質景區。

  景區發展,讓老百姓的荷包“鼓”起來了,萬峰林依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風光,努力探索出一條“旅游+”的發展道路,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居民勞動致富。

  2023萬峰林半程馬拉松賽在即,為迎接跑友和游客的到來,作為馬拉松賽道終點的“福”字稻田,正積極利用地理優勢營造“加油奔跑·興義真好”的運動氛圍。(記者 肖雄 實習生 尹本建)

[責任編輯: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