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戲”送到家門口 千家萬戶享“大餐” 黔西南州文化館送文藝促振興-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大戲”送到家門口 千家萬戶享“大餐” 黔西南州文化館送文藝促振興

2023-08-18 09:38:32  來源:貴州日報

  “每個節目都很精彩,家門口就能看大戲,真的讓我們享受到了‘文化幸福’。”日前,黔西南州文化館將文藝演出送進興義萬峰林深處的農家,村民周娟看完表演後説道。

  “先讓父老鄉親點單,再結合文化館的師資力量開展培訓。”近年來,黔西南州文化館持續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惠民”工程,服務資源向偏遠、落後鄉村的群眾傾斜,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性,切實把文化服務送到農戶家門口,從山村群眾的需求出發,用接地氣、見效快、可持續的文化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黔西南州文化館建于2012年,10余年來,每年都要在鄉村舉辦數百場文藝培訓、書畫攝影展、文藝演出等,在該州8個縣(市)的鄉村及30多個易地扶貧搬遷點實施“文化到農家 助力鄉村振興”文化普及服務項目,獲得了廣大群眾一致好評。

  在開展鄉村振興文化服務項目中,該館通過前期調研,根據不同群眾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舞蹈、聲樂、器樂、攝影、禮儀等培訓,還把書畫攝影展送到搬遷點群眾身邊,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們以群眾的需求為前提,他們白天要下地幹活,我們就在晚上進行培訓;群眾周末有時間,培訓就安排在周末。”黔西南州文化館舞蹈培訓部歐陽路跎介紹。

  通過日積月累的培訓,全州各易地搬遷點都有了自己的文藝隊伍,並持續開展文化活動,讓群眾有了更多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把文化服務向村組延伸,傳承和發展優秀民族文化。黔西南州文化館業務骨幹到冊亨縣的秧佑、乃言,興仁市的馬路河,望謨縣的新屯、桑朗、蔗香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多形式、多門類開展“民族文化進村寨”活動,舉辦國家級非遺——布依族“八音坐唱”培訓班。讓這些居住邊遠的少數民族群眾感受到“文化惠民”的溫暖。

  與此同時,該館常年派出業務骨幹到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學校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舉辦“八音坐唱”培訓班,以及布依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舞蹈、民族歌曲、普通話等培訓班。為了讓學員聽得更明白,培訓老師就採取“雙語”教學,讓文化服務“送”得扎實、有效,這既培養了少數民族文化的“宣傳員”,更保護和傳承了優秀民族文化。

  興義市萬峰林景區沿線村民世代依靠農耕勞作過日子。怎樣幫助他們更好地端穩端好“旅遊飯碗”?該館根據各個村寨的實際,打造提升原創民族文藝節目,在保留當地文化特色的基礎上,對現有民族文化進行挖掘,豐富表演形態,提高作品品質和表演水準。幫助各村各寨建起了演出隊,編排具有濃鬱布依族風情的“八音坐唱”、《敬酒歌》、糠包舞、竹鼓舞等節目,並手把手地教他們表演。

  “2022年,黔西南州文化館‘鄉村振興’文化服務項目入選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示范項目,這是對我們文化工作者最大的鼓勵。”黔西南州文化館館長王民傑表示,2023年黔西南州暨興義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已經啟動,該館將繼續開展鄉村振興文化服務,為更多的父老鄉親帶去豐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記者 匡奇燃)

[責任編輯:王雪松 吳雨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