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織密“小網格” 幸福“升滿格”-新華網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織密“小網格” 幸福“升滿格”

2023-08-07 09:38:51  來源:貴州日報

全省各地不斷深化黨建引領網格化管理服務

織密“小網格” 幸福“升滿格”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貴州省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示範點、貴陽市首批“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區”……如今,擁有諸多榮譽和標籤的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很難想象在十年前,這裡曾經存在黨員隊伍老齡化、組織觀念弱化問題,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很低。

  變化的背後,是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帶來的成果。金元社區依託社區黨總支、片區黨支部、黨小組和黨員志願服務隊的“3+1”黨建工作體系,在社區黨總支下設2個黨支部、14個網格黨小組,組建8支黨員志願者隊伍,將轄區內的駐區企事業單位、非公企業以及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等19家單位整合起來,成立社區共治委員會,形成了嚴密組織構架下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近年來,全省各地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堅強戰鬥堡壘作用,全面整合各類資源,通過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不斷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切實提升服務群眾精細化、精準化水平,讓群眾在家門口收穫滿滿的幸福。

  支部與網格同步設置 服務無死角

  “自從實施了網格化管理後,我們社區治理的職責更加清晰,措施更加精準,響應更加快速了。”盤州市翰林街道思源社區黨支部書記王風峰説,思源社區按照相鄰相近原則劃分了8個網格,確保每個居民都在“格”中。同時,按照網格進行基層組織體系重構,以“黨員特長+自願原則”為標準合理劃分黨員責任區,實現黨建“一根針”串起網格治理“千條線”。

  在基層治理體系中,各地堅持把黨組織與社區網格同步設置,使網格化黨建與基層治理同步推進,着力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條塊結合的基層黨建工作網絡,確保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到社區的每個角落。

  貴陽市以市域社會治理網格為依託,不斷延伸社區黨組織鏈條,鼓勵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黨小組長和離退休黨員等骨幹擔任網格長、網格員,在全市5162個城市網格建立1232個網格黨組織,推動黨建網、平安網、民生網“一網統籌、三網融合”。

  施秉縣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形成“社區黨支部+小區(網格)黨小組+樓棟黨員志願服務隊”組織架構,將社區“兩委”班子成員劃分入每個網格,不斷建強專兼職網格員隊伍,讓黨組織的神經末梢連接到每個單位。

  網格建到哪,黨組織就覆蓋到哪。各地在“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體系基礎上,不斷健全完善“街道—社區—網格—樓棟”黨的基層組織鏈條,合理設置“基礎網格”和“專屬網格”,推動服務、管理、資源、力量向網格集聚,確保群眾訴求快速反應、治理難題及時破解。目前,全省24724個網格共建立黨組織22991個。

  人在“網”中走 事在“格”中辦

  “徐伯,這酒可不能再喝了,我會經常過來檢查的。”近日,在貴陽市雲岩區金關街道三砂社區獨居老人徐志明家中,社區黨支部副書記李婉玥再三叮囑。李婉玥也是該社區的一名網格長,分管包保轄區第四網格的896戶2467名群眾,66歲的徐志明正是她重點關照的對象。

  金關街道堅持把網格化管理作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小切口”,在整合黨員&&戶、社區“雙報到”等工作機制的基礎上,積極吸納思想覺悟高、民情民意熟、群眾基礎好的在職黨員、村(居)民代表加入到網格,不斷壯大網格服務隊伍。

  社區治理,關鍵在人。在推進網格化治理過程中,貴州突出以黨員幹部為主體,推動黨員進網格、亮身份,主動擔任網格長、網格員、信息員,為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

  龍裏縣創新居民點單、支部派單、全員接單、組織曬單“四單”服務模式,形成“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推動127家機關企事業幹部及兩新組織、4832名黨員幹部到社區報到,帶頭管好“自家事”、積極解決“公家事”、主動參與“大家事”。

  黃平縣在該縣5個易地搬遷移民安置小區建立“黨支部+居委會+網格+樓棟”網格化管理體系,鼓勵基層黨組織班子成員、黨小組長和黨員擔任“紅色網格員”,構建網格員隊伍與搬遷戶緊密&&、與搬遷群眾的幫扶責任人直接&&機制,確保搬遷社區群眾的問題和困難在網格內第一時間解決。

  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向網格集聚、問題在網格解決。全省各地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強化社區治理力量,打造多元化網格隊伍,切實提升基層治理的工作效率和辦事效能,推動形成“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網格化治理新格局。

  群眾有需求 網格有回應

  “現在群眾有事情,直接&&包保網格員,很快就能幫助協調解決,讓人很暖心。”遵義市匯川區南京路社區居民馬起雲感慨。 

  群眾需求是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各地始終堅持需求導向,切實以細“治”入微的服務提升基層治理的溫度。

  遵義市紅花崗區立足老舊小區實際,織密“紅色網格”抓運行、開展“紅色服務”促問效、樹牢“紅色激勵”強保障,全域構建“15分鐘網格黨建服務圈”,推進治理服務、議事協調功能下沉網格,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服務精細化水平。

  六盤水市六枝特區銀壺街道將綜治中心與黨群服務中心“雙心合併”形成合力,以綜治中心3大功能、黨群服務中心48項便民服務事項進行“雙網合線”同頻共振,在中心管理、調度、服務“三線融和”中,建立起“群眾服務訴求點單、綜治中心分流派單、黨群窗口辦理領單、聯戶長成效對單”的“四單銜接”治理服務閉環,實現社會治理與便民服務效率最大化。

  安順市西秀區南街街道圖書社區將治理觸角延伸至商圈,探索實施“十聯鋪”商圈治理模式,打通商圈治理“神經末梢”。

  群眾有需求、網格有回應、問題得解決。全省各地始終把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重中之重,不斷延伸社區黨組織服務工作觸角,切實將百姓家門口的煩心事、揪心事、鬧心事解決好,讓群眾身在“網格”,幸福滿“格”。(記者 安通)

[責任編輯:鄧嫻 劉昌餘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