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畢節:光影畫卷看變遷-新華網
貴州頻道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畢節:光影畫卷看變遷

2023-07-21 10:59:02  來源:新華網

  編者按:攝影者聶宗榮,今年72歲,當過知青、工人,1985年從河北唐山調回貴州畢節工作,因愛好攝影,1988年調到畢節日報社,在攝影部工作至退休。30多年來和畢節試驗區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直用鏡頭為畢節試驗區的發展“存照”,參與、見證了試驗區的發展巨變。

【基礎設施篇】

  拼版照片:上圖為成貴高速鐵路畢節站動工前的山村(2014年1月17日攝);下圖為成貴高速鐵路正式運營,畢節站投入使用(2019年12月16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圖1為20世紀80年代末期人挖馬拉修建大(貴州大方)納(四川納溪)公路(翻拍照片);圖2為20世紀90年代末期人挖手扶拖拉機拉修建貴畢高等級公路畢節東出口段(翻拍照片);圖3為本世紀初大型機械成為修建遵義至畢節高速公路主力設備(2010年12月16日攝);圖4為本世紀初建設畢威高速公路七星河特大橋用上了國産最先進的架橋設備(2012年10月21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圖1為修建于1934年的清鎮至畢節公路上跨徑為120米鴨池河吊橋,1958年7月1日建成通車,代表了20世紀50年代中國吊橋設計施工技術(翻拍照片);圖2為在清畢路老鴨池河吊橋上游兩公里的懸崖峭壁上,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特大橋于2013年8月開工,2014年底開始鋼桁梁吊裝(2016年1月5日攝);圖3為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特大橋鋼桁梁吊裝合龍(2016年5月6日攝);圖4為貴陽至黔西高速公路鴨池河特大橋于2016年7月底建成通車(2016年9月11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圖1為1995年倒天河污水橫流(翻拍照片);圖2為2004年治理中的倒天河人民公園段;圖3為2014年治理後的倒天河人民公園段。新華網發(聶宗榮 供圖)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3年10月10日貴州夾岩水利樞紐工程動工前原始地貌;下圖為2022年11月19日貴州夾岩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儲水至1305米水位。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2年9月28日織金火電廠址原貌;下圖為2016年9月13日織金電廠2×660兆瓦機組工程的建成投産。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在烏蒙兒女不屈的奮鬥下,在黨的好政策的傾力扶持下,畢節交通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數據顯示,畢節實現了縣縣通高速,通車裏程達1086公里;組組通通車裏程達1.46萬公里;鐵路運營裏程達538公里,飛雄機場開通20余條航線,外聯內暢的立體交通體係基本形成。

  隨著交通的改善,水、電、訊、房等基礎設施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畢節高品質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生態建設篇】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4年實施石漠化治理前的納雍縣羊場鄉水土流失,山體裸露(2004年12月5日攝);下圖為經過十幾年的石漠化治理、退耕還林工程的實施,如今的納雍縣羊場鄉青山重現(2017年9月24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地處烏江源頭的威寧縣鹽倉鎮最高峰馬吃水海拔2446米,高寒缺水,是一片荒山禿嶺,在國家生態防護林建設中採用營養袋育苗種植華山松(2005年4月14日攝);中圖為威寧縣最高峰馬吃水營養袋育苗(2007年3月21日攝);下圖為威寧縣最高峰馬吃水營養袋育苗已經成林,有效地減少了水土流失,保護了貴州的母親河——烏江(2017年9月13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2002年七星關區陽鵲溝軍民退耕還林示范點退耕還林前;中圖為2007年七星關區陽鵲溝軍民退耕還林示范點退耕還林後(2007年4月30日攝);右圖為今日的陽鵲溝綠野青山,萬畝林海鬱鬱蔥蔥(2018年5月14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左圖為30多年前位于赤水河流域的七星關區田坎鄉陡坡開荒原貌(翻拍照片);中圖為陡坡開荒原貌放大圖(翻拍照片);右圖為經過退耕治理後的七星關區田坎鄉陡坡開荒地生態得以恢復(2013年4月25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0年12月金沙縣大田鄉荒山造林前(2010年12月17日攝);下圖為多年後金沙縣大田鄉荒山造林栽種的經濟林(2019年8月7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4年七星關區宋官水庫嚴重水土流失;下圖為七星關區宋官水庫治理後重現青山(2017年7月23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88年7月石漠化治理前的金沙三丈水(翻拍照片);下圖為石漠化治理後的金沙三丈水(2007年4月21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畢節,曾是石漠化面積大,生態脆弱,全國唯一的“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十三五”時期,畢節市被列入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重點區域,在全省率先啟動國家儲備林建設,完成營造林856萬畝、石漠化治理841平方公里,280萬畝森林納入國家儲備林項目,森林覆蓋率從1988年的14.9%提升到現在的60%。

【城市建設篇】

  拼版照片:上圖為1948年畢節全景(翻拍照片);中圖為1985年畢節縣城區全景;下圖為2023年七星關區(原畢節縣)老城區全景(2023年6月25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9年七星關區同心大廈的前身畢節原振興機械廠(2009年2月12日攝);下圖為2017年畢節同心城市公園同心大廈(原振興機械廠)(2017年5月3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7年黔西市大轉盤舊貌(2007年3月5日攝);下圖為已成為城市中心的黔西市大轉盤(2015年9月30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七星關區南部新區在大蘭村動工(2006年1月10日攝);中圖為七星關區南部新區市行政辦公中心主體工程基本完工(2009年2月12日攝);下圖為七星關區南部新區成為畢節市政治、經濟、商業、文化中心(2017年10月9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9年七星關區碧陽湖(2009年9月13日攝);下圖為2017年七星關區碧陽湖(2017年5月8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0年12月七星關東城區在大麥塘開工;下圖為經過多年的建設,昔日的大麥塘成為七星關區最繁華的市區(2013年9月29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04年民盟中央幫扶七星區關梨樹鎮上小河村舊貌(2004年4月26日攝);下圖為2013年民盟中央幫扶七星關區梨樹鎮上小河村新貌(2013年3月24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8年4月2日建設中的七星關區德溪新區;下圖2022年7月12日建設中的七星關區德溪新區。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近年來,畢節市堅持把新型城鎮化作為地方發展的重要引擎,圍繞城市更新、小城鎮建設及生態建設等工作,高品質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以棚戶區、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和地下管網改造“四改”為重要內容的“城市更新”行動,是畢節市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實施過程中,畢節堅持“微改造,不搞大拆大建”原則,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勾勒出了美麗新畢節的城市形象。

  近年來,畢節市建成了七星關區南山公園、金海湖公園、鳳凰山公園等各類公園近百個。基于城市綠地數量增加和城市污水管網的完善,畢節市還被確定為省級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學校變遷篇】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8年9月大方縣小屯鄉朱場小學教師講臺舊貌;下圖為2009年2月大方縣小屯鄉朱場小學教師講臺新貌(2009年2月24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8年9月大方縣小屯鄉朱場小學舊貌。下圖為2008年2月大方縣小屯鄉朱場小學新貌。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65年7月拍攝的畢節一中(聶宗榮 供圖);下圖為畢節一中金海湖校區全貌。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1年畢節市金海湖新區職教城動工建設;下圖為2017年畢節市金海湖新區職教城已經初見規模,一期6所公辦職業院校及52公里城市路網已全面建成(2017年10月8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6年6月拍攝的農業學校(畢節職業技術學院的前身);下圖為2017年金海湖新區職教城畢節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10月8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1998年10月拍攝的畢節師專(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中圖為2011年畢節學院校園(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2011年2月20日攝);下圖為2017年畢節學院校園(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2017年10月7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拼版照片:上圖為2015年的赫章縣河鎮鄉海雀小學舊貌(2015年6月30日攝);下圖為2017年6月赫章縣河鎮鄉海雀小學新校區工程建設完成(2017年9月14日攝)。新華網發(聶宗榮 攝)

  近年來,畢節市堅決走好教育發展先手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力培養規模巨大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隊伍,讓教育鏈、人才鏈與産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産業升級、鄉村振興培養源源不斷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責任編輯:李濤濤 王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