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遇見普拉多博物館”藝術展在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開幕。展覽由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普拉多博物館發起主辦,西班牙大使館作為支持單位。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世界名畫《宮娥》在內的29幅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館藏原比例複製畫作。展覽從2023年6月29日持續至7月20日,在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一樓大廳向公眾開放。
西班牙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讚佩德羅·吉納斯,中國鐵建地産貴州公司董事長侯思軍,貴州油畫學會會長、貴州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趙竹,貴州省作協副主席、《山花》雜誌主編李寂蕩,著名藝術評論家張建建等各界人士以及媒體代表等參加了開幕式。
西班牙駐華大使館政務參讚佩德羅·吉納斯在開場致辭中&&,今年是中西兩國建交50周年,也是西班牙和中國文化旅游年。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展示西班牙豐富的文化遺産,並與貴陽和世界各地的觀眾分享。普拉多博物館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博物館之一,收藏了歷代最傑出的藝術家的重要作品。這是普拉多博物館第五次在中國展出這個項目。本次展覽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觀眾將能夠看到博物館收藏的代表性作品。一些重要的藝術作品按原尺寸複製,將使參觀者能夠完整地欣賞它們的美,並詳細地考慮顏色、質地和特徵表達。
佩德羅·吉納斯希望藝術展能夠吸引貴陽人民對這些畫作的關注,釋放好奇心,更多地了解它們。現在中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旅游線路已經恢復,他希望大家能來西班牙看看原始的藝術作品。
中國鐵建地産貴州公司董事長侯思軍在講話中提到,兩個月前的4月27日,天才大師達利藝術特展對外開放;6月29日,“遇見普拉多博物館”藝術展舉行開展儀式。作為展覽主辦方,中國鐵建地産秉持美好生活建設者的理念,把對藝術生活的美好想象投射到現實場景,積極參與城市更新、改善人居環境,打造鐵建城都市文化示範區。展覽場館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不僅是都市文化示範區的一個地標建築,也是集時尚、藝術、生活跨界共生的發布&&,一個可以讓市民沉浸式感受藝術魅力的都市空間。有幸與普拉多博物館達成了合作,授權《宮娥》、《蒙娜麗莎》等29幅館藏原比例複製畫作在這裡展出,讓更多的觀眾認識、了解、感受世界名畫的獨特魅力。
“作為一位熱愛藝術的貴州藝術家,我深深欣賞《宮娥》這幅傑作。委拉斯開茲也是我最崇拜的畫家之一,同時也是達利所崇拜的畫家。”藝術家代表、貴州油畫學會會長趙竹&&,藝術是一種偉大而無聲的語言,跨越時間和空間,將大家帶入一個奇妙的世界。通過普拉多博物館的原作複製品,有機會深入了解西班牙藝術的獨特魅力,可以感受伊比利亞半島乃至歐羅巴偉大的藝術傳統。“同時,我們也能夠體會到達利對委拉斯開茲的崇敬之情。”
趙竹提到,目前,“天才大師達利藝術特展”正在貴陽國際時尚發布中心舉行,加上這次“遇見普拉多”藝術展,“為中西兩地打開了更廣闊的交流&&,促進了藝術、文化和人文價值的傳承與交流。”
隨後,佩德羅·吉納斯、侯思軍、趙竹共同為委拉斯開茲的名作《宮娥》揭幕。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簡介
作為收藏西班牙繪畫作品最全面和最權威的博物館,普拉多博物館現有8000余幅繪畫藏品,涵蓋了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委拉斯開茲、戈雅等世界頂級繪畫大師的傳世名作。本次展覽按照時間順序陳列文藝復興至19世紀末期的藝術作品,大致反映了西方藝術的發展脈絡。
此次展覽中,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宮娥》以等比例精細複製的形式走出藝術殿堂,走進大眾。《宮娥》是由十七世紀西班牙畫家迭戈·委拉斯開茲創作的一幅描繪宮廷生活的油畫作品,空間構圖精妙,人物層次豐富,與《蒙娜麗莎》《夜巡》並列“世界三大名畫”。普拉多博物館在眾多館藏中精心挑選出包括《稅吏與他的妻子》《蒙娜麗莎》《宮娥》等在內的最具代表性的29件作品,全部按照真實尺寸複製,從而使觀眾得以欣賞完整的作品和其中的精彩細節,包括每一幅畫作的色彩運用和人物的面部表情。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館是一家擁有200年歷史的公共機構,源於皇家收藏。其獨樹一幟的非凡品位很大程度仰仗於16、17世紀君主的喜好,現今的館藏較彼時又有所豐富。普拉多博物館摒棄百科全書式的追求,只偏愛於特定的藝術家,並盡力囊括他們的作品。正因如此,普拉多被稱為畫家博物館,而非繪畫博物館。令人驕傲的是,這裡不僅涵蓋了博斯、提香、格列柯、魯本斯、委拉斯開茲、戈雅等世界頂級繪畫大師,而且藏品最為齊全,有些甚至多達百幅作品。
普拉多的館藏以繪畫為主,同時也不乏優秀的雕塑作品、裝飾藝術和紙上作品,時間跨度從古代延續至19世紀。自1819年成立以來,普拉多博物館始終在藝術發展史上佔據着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為藝術修復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既有西班牙的史前繪畫,也有格列柯等標誌性人物的作品。另一方面,無論是委拉斯開茲的顯達,還是西班牙畫壇的鼎盛,都離不開普拉多博物館的努力。其館藏展品在最近150年裏還成為了先鋒派畫家的靈感源泉。
全部參展作品概覽
1.《自畫像》 1498年 板上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丟勒(1471—1528)
2.《蒙娜麗莎》 1503年—1519年 板上油畫。
達·芬奇工作室(1452—1519)
3.《卡戎穿越冥河》 1520年—1524年 板上油畫。
喬吉姆·帕蒂尼爾(約1480—1524)
4.《稅吏與他的妻子》(也稱《兌幣商和妻子》) 1539年,板上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馬裏納斯·凡·雷莫斯維勒(約1489—約1546)
5.《以手捫胸的騎士》 約1580年,布面油畫。
埃爾·格列柯(1541—1614)
6. 《查理五世在米爾堡之戰中》 1548年 布面油畫。
提香 (約1485/90—1576)
7.《瑪麗·都鐸,英國女王,費利佩二世的第二任妻子》1554年 板上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安東尼奧·莫羅(1519—1576)
8.《唐卡洛斯王子》 1555-1559年 布面油畫。
阿隆索·桑切斯·科埃洛(1531/32—1588)
9.《伊莎貝爾·克拉拉·尤金尼亞和卡特琳娜·米凱拉公主》 約1575年,布面油畫。
阿隆索·桑切斯·科埃洛(1531/32—1588)
10.《桌上的布、鹽罐、鍍金高腳杯、派、壺、裝有橄欖的瓷碟以及燒野禽》 約1611年,板上油畫,附簽名。
克拉拉·佩特斯(約1588—1621後)
11.《視覺》 1617年,板上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老揚·勃魯蓋爾(1568—1625)與魯本斯(1577—1640)
12.《畫家一家》 1621年—1622年,布面油畫。
雅各布·喬登斯(1593—1678)
13.《友第德在赫羅弗尼斯的宴會上》 1634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1606—1669)
14.《靜物:洋薊、鮮花和玻璃容器》 1627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胡安・凡・德・哈曼・伊・里昂(1596—1631)
15.《神話人物和村民的舞蹈》1630年—1635年,板上油畫。
魯本斯(1577—1640)
16.《靜物》約1650年,布面油畫。
弗朗西斯科·德·蘇爾巴朗 (1598—1664)
17.《醉漢們》,又名《巴克斯的勝利》1628年—1629年,布面油畫。
迭戈·委拉斯開茲 (1599—1660)
18.《槍林》,又名《佈雷達的投降》約1635年,布面油畫。
迭戈·委拉斯開茲 (1599—1660)
19.《戰神》約1638年,布面油畫。
迭戈·委拉斯開茲 (1599—1660)
20.《宮娥》 1656年,布面油畫。
迭戈·委拉斯開茲 (1599—1660)
21.《紡織女工》,又名《阿剌克涅的寓言》 約1655—1660年,布面油畫。
迭戈·委拉斯開茲 (1599—1660)
22.《陽傘》 1777年,布面油畫。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
23.《飄雪》,又名《冬》 1786年,布面油畫。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
24.《穿衣的瑪哈》 1800年—1808年,布面油畫。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
25.《半陷沒的狗》 約1820年—1823年,轉至布面的壁畫。
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
26.《艾瑪利亞·德·亞諾·多特雷斯,畢爾奇斯伯爵夫人》 1853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費德里科·馬德拉索 (1815-1894)
27.《歐羅巴山的曼科爾沃運河》 1876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卡洛斯·德·阿埃斯(1826-1898)
28.《龐貝風光》,又名《休憩》 1868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勞倫斯·阿爾馬·塔德瑪 (1836-1912)
29.《熙德》 1879年,布面油畫,附簽名與日期。
羅莎·博納爾(182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