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農業現代化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白雲區恢復建置五十周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之鄉村振興篇
▲白雲區牛場布依族鄉瓦窯村利用油菜花田發展農事體驗業態。
▲白雲區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目前各鄉鎮已建成種植基地20余個。
▲白雲區牛場布依族鄉蓬萊村以非遺文化楊家將地戲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白雲區都拉布依族鄉冷水村實施農村“五治”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白雲區沙文鎮靛山村實施農村“五治”規範垃圾收運。
春夏之交,行走在白雲區各鄉鎮村寨,一個個農業産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片片土地田疇正孕育豐收,一處處村寨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白雲大地田間地頭到處洋溢着欣欣向榮的景象,升騰着鄉村振興的希望。
白雲區地處貴州省和貴陽市地理中心,總面積2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51平方公里,佔全區總面積15.06%。一直以來,白雲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不斷增加農業産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農村各項事業投入,加大農業産業結構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農業産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逐步改善,鄉村面貌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今年是白雲區恢復建置五十周年。該區正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堅定不移強三農,着力實施黨建文化鑄魂、現代産業壯體、鄉村建設塑形等工程,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整合資源和特色,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奮力打造白雲區鄉村振興都市版。
加快産業結構調整 做強現代都市農業
4月27日,位於白雲區牛場布依族鄉紅錦村的貴州明鴻食用菌種植基地裏,頗為熱鬧。這裡正在開展一場食用菌産品産銷對接活動。鄉政府搭建溝通對接&&,組織轄區30余家餐飲單位負責人、農家樂經營人走進食用菌種植基地,訪基地、看品質、嘗菜品,探索利益聯結機制,助力食用菌産業集聚發展。
“白雲區對食用菌農業産業發展很重視,這裡生態環境、政策環境、營商環境等都非常適合,作為引進來的食用菌企業,我們不僅僅希望持續做大做強,更希望能夠帶動紅錦村共同發展,帶領村民增收致富。”貴州明鴻食用菌公司相關負責人李秋明説。
鄉村振興,産業振興是關鍵。近年來,白雲區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從建設現代農業、滿足市場供應、增加農民收入的大背景出發,依託特有的區位、資源、氣候優勢,因地制宜加快農業産業結構調整,以“穩糧、強菌、優菜、精果”工程為抓手,在推進鄉村産業振興工作中,堅持做優、做精、做示範,發展農業現代化項目——
“穩糧”方面,該區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建立起更加穩定、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僅2022年,累計完成糧食種植2.12萬畝,産量0.66萬噸。
“強菌”方面,按照“一園多點”産業布局,努力做強食用菌産業,截至2022年底,白雲區建成食用菌基地21個,當年累計種植4616.5萬棒、産量2.57萬噸。
“優菜”方面,把保障“菜籃子”産品供應作為重要任務,穩定蔬菜種植規模,開展微菜園示範建設,帶動農戶生産,確保蔬菜生産保供穩定,截至2022年底累計完成蔬菜種植4.78萬畝次、産量7.61萬噸。
“精果”方面,以産業結構調整為載體,打造果旅融合發展模式,以李、獼猴桃、櫻桃、楊梅、甜柿等為主導品種,大力推動精品水果採摘體驗示範園建設,截至2022年底,打造了13個微果園,全區種植面積2.54萬畝,逐步形成了精品水果採摘體驗示範帶。
…………
如今,隨着一個個農業産業項目落地,白雲熱土上處處可見農業穩産保供和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接下來,白雲區將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圍繞糧食、食用菌、蔬菜、水果等重點産業持續推進穩糧、強菌、優菜、精果“1+3”工程,打造山地特色高效農業,聚焦優種、聯工、活市推進産業融合,聚焦品種、品質、品牌推進提質增效,發揮市場引導作用,全力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為實現鄉村産業振興注入源頭活水,全力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能力。
夯實農村基礎設施 打造美麗人居環境
前不久,白雲區艷山紅鎮尖坡村黨支部書記陳躍華走村串組對參與“治廁”的村民家回訪,經過老虎洞村民組村民楊光菊家,陳躍華上前打招呼;“新廁所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問題?”
“沒啥子問題。以前就是搭個棚棚、一個土坑兩塊板。現在水衝式廁所乾乾淨淨的,一點臭味都不得,又方便又衞生,晚上開起燈亮堂堂的又寬敞,環境好多咯,改廁改得好!”楊光菊笑着説。
“這些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村民們都對自家傳統旱廁進行改造。但直到去年,我們入戶摸排下來,村裏頭還有42戶保留起旱廁,不衞生不方便,也影響村居環境。對此,我們依託農村‘治廁’項目,建立了底數清單、民意清單、責任清單、項目清單和資金清單,把這幾十戶納入了去年的‘治廁’目標,實行無害化衞生廁所改造,確保改到位、改滿意,目前已全部完成。”陳躍華説。
這只是白雲區不斷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白雲區大力實施農村基礎設施項目和人居環境治理項目建設,不斷改善農村電力、交通、通訊、能源、居住等條件。截至2022年,全區共投入近1億元完成城鄉供水鞏固提升工程,率先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和農村、城鎮供水同網同質同價目標;全區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4.82萬畝;全區農村實現4G網絡全覆蓋;修建農村“組組通”公路52條115.13公里,全區範圍內30戶以上村民組通硬化路;一村實現有一座公廁。
特別是依託農村人居環境治理、農村“五治”等民生工程的實施,白雲區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幸福美好品質生活的需求為目標,大力實施“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廁”“治風”工作——
截至2022年底,全區改造戶廁3786戶;農村實現“戶收集、村集中、鄉轉運、區處理”的垃圾收運模式,垃圾清運率達100%;農房風貌提升改造1050戶;完成53個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投入2.6億元,建成美麗鄉村“提升型”示範點26個……白雲區各鄉鎮村寨不僅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鄉村環境面貌也大幅提升、煥然一新。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農村居民幸福指數的現實舉措。今年,白雲區將持續聚焦農村“五治”鄉村振興補短板工程,攻堅實施農村“五治”“五清”“五園”行動,以艷山紅鎮尖坡村、麥架鎮青山村、沙文鎮靛山村、都拉鄉冷水村、牛場鄉蓬萊村和石龍村等6個示範村為核心,輻射周邊10個拓展村,着力打造集鄉村文明、農耕文明、生態文明等於一體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産業文化廊帶。同時,大力推動鄉村基礎設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和數字鄉村建設,鞏固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全面推進白雲區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黨建引領文化鑄魂 文明鄉風蔚然盛行
“布依山歌我來唱,鄉村環境大變樣,農村‘五治’舉措實,文明新風要堅持。紅白喜事要簡辦,其他聚會均不辦,真情祝福重千金,移風易俗得人心……”白雲區都拉布依族鄉冷水村的村民活動室裏,鄉村振興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郗玲正和布依族村民們一起編唱宣傳文明鄉風的布依山歌。
“自從村裏搞‘五治’,村子環境越來越好了,特別是‘治風’治得好,大操大辦攀比風剎住了,人情負擔減輕了,大家看在眼裏樂在心上,必須把這些變化和新生活新期待編進歌詞裏頭去。”村民笑着説。
作為省級文明村,近年來,都拉布依族鄉冷水村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不斷建強基層治理戰鬥堡壘,以黨建為引領,以農村“五治”為抓手,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和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探索建立紅黑榜機制,通過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鄉賢參事會三會共治,讓村規民約和村民自治作用最大化,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展現鄉村文明新氣象。
如今的冷水村,文化活動廣場、長廊涼亭、健身路徑等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分類垃圾桶定點擺放,主題墻繪為村容增色,辦理婚喪事宜有了統一規範,文明鄉風日益濃厚。
鄉風文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之一,也是提升農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近年來,白雲區在加快農業産業發展、不斷改善農村整體環境的基礎上,還以黨建引領積極推進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厚植農村發展動力,推動農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雙提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時代新風。目前,白雲區各村均建立“一約一會”並形成長效治理,紅白理事會有效運轉,2022年以來,成功勸阻“其他不辦”酒席97起,文明鄉風蔚然盛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紮實推動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今年初,該區又制定&&《白雲區2023年持續推進農業現代化深化鄉村振興都市版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推動鄉村振興具體路徑。
其中,白雲區將實施黨建鑄魂工程,全面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責任,以配強“一個支書”、建好“一支隊伍”、打造“一個中心”、健全“一個機制”、找準“一條路子”等“五個一”行動總攬農村黨建,立足“因地制宜、地域相鄰、産業相連、功能相近、資源相融、發展互促、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定位,全面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該區將緊扣“強省會”行動主線,堅定不移強三農,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奮力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