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伴隨着一聲聲牛叫,連日來,八百餘頭在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天龍鎮興旺村繁育的犢牛陸續啟運,目的地是三千多公里外的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
記者發現,這筆貨值近千萬元的跨省訂單能夠産生,與貴州産業的發展變化密不可分。
近年來,為打破“樣樣都有卻不成規模”的尷尬,貴州提出做大做強包括生態畜牧在內的12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圍繞科學養牛、養羊,一批市場經營主體想方設法降本增效。
在地勢平坦的平壩區天龍鎮興旺村蘆車壩,一個佔地300多畝、設計存欄量可達一萬頭肉牛的養殖廠已然成型。11棟現代化的牛舍內,飼養着安格斯、西門塔爾等“世界名牛”。自動投料車、固定式TMR飼料攪拌機、處理糞污的厭氧發酵罐……在牛場轉一轉,許多機械裝置映入眼簾。
“我們想用科技重新定義肉牛養殖模式。”運營方貴州大肥牛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龐藝婷説,公司通過應用智能裝備、開發線上交易&&,推動養牛及交易向標準化、流程化、現代化生産方式轉變。
區別於傳統“自繁自養”模式,養殖基地推行更高效高産的“分段養殖”,最近八個多月的犢牛相繼出欄,吸引了不少客商前來洽談。
“這裡繁育的牛品種好、純度高,防疫措施也做得很到位。”來自內蒙古的客商王剛説,相比於過去從港口購買進口牛,貴州這個養殖基地優勢明顯,所以才不遠千里而來。
市場有了需求,如何把牛完好地運出去則是不小的考驗。原來,肉牛長途運輸需要14米以上的專業車輛,同時還得有方便監管的“牧運通”備案,而在貴州區域,符合上述條件的車輛很少。
正當龐藝婷犯愁時,貴州本土數字貨運&&滿幫集團的運力調度幫上了大忙。作為一家“互聯網+物流”&&型企業,該企業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幫助貨主高效找車、司機快速找貨,減少貨車空駛及配貨等待時間,提升公路運輸效率。
李凱銘是承擔此次運輸任務的貨車司機之一。他介紹,開畜禽運輸半挂車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犢牛運輸過程中,空間比較狹小,密度比較大,開車要平穩,防止牛只踩踏傷亡。此外,要注意飲食飲水情況,防止牛出現應激反應,所以跑幾百公里就得“攆一攆”,檢查一下。
“養殖基地獸醫比較齊全,工人也很給力,15分鐘就裝滿了一整車,總共100頭。”拿到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準備出發的李凱銘説,裝車、過磅等一系列過程都很順利,預計三天后就能安全抵達。
“今年以來,貴州各行業加快復蘇,市場經濟回暖勢頭明顯,産業發展欣欣向榮,各行各業對物流運輸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滿幫集團政府事務總經理胡洋&&,接下來,企業將定制長效服務機制,用專項物流資源支持特色農副産品原産地、産業帶和産業集群發展,更好助力“黔貨出山”。(記者 向定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