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大數據為“美麗鄉村”添一朵“雲”

2023-05-30 09:31:32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5月29日電 題:大數據為“美麗鄉村”添一朵“雲”

  新華社記者汪軍、姚雨璘、李凡

  在貴州省貴陽市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上,“數字鄉村發展”高端對話引發關注。與會專家提出了一串數字:117個縣 (市、區) 入選首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農村互聯網普及率超58%,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服務的村級綜合服務站點達48.3萬個……

  作為國家級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深居中國西南內陸腹地的貴州,近年來以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建設為契機,在數字鄉村建設與發展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

  最近,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龍山鎮龍山村出現了一批新鮮物件——在縱橫交錯的鄉村路十字路口,智能AI攝像頭引發關注。

  每當有行人經過路口準備扔垃圾時,智能AI攝像頭就會立即發出“友情提示”。“這個攝像頭很智能,很有意思,提醒大家要把垃圾丟到垃圾桶裏面。”龍山鎮龍山村村民石萬銀説,現在家家戶戶都很注意自己的行為,鄉村環境乾淨整潔。

  在貴陽市,清鎮碧水清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正方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登錄“貴州數字鄉村”App,查看垃圾收集點運行處置情況。通過平台監測,可以及時查看預警情況,以便通知清運車駕駛員進行處置。

  這家公司的幾名清運車駕駛員非常感慨,他們每人負責的垃圾清運點有70多個,有了平台以後,工作輕鬆了很多。碧水清源公司管理着1398個自然村的2060個垃圾收集點。依託“貴州數字鄉村”App,公司可以對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實施自動定位監測,垃圾收運路線路徑全過程監管,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記者從“貴州數字鄉村”App後&看到,覆蓋全省11萬多個自然村的12萬餘個垃圾收集點、5981輛垃圾清運車的運行情況一目了然:當日下午三點,作業車輛3502輛,已清運垃圾10873噸,有部分收集點垃圾存量已經預警。

  建設“美麗中國”,美麗鄉村是重要內容之一。《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近年來鄉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截至2022年底,5G網絡覆蓋所有縣城城區,實現“村村通寬帶”“縣縣通5G”。

  從2022年試行開展的數字鄉村發展水平評價結果看,鄉村數字化治理效能持續提升,全國六類涉農政務服務事項綜合在線辦事率達68.2%;數字惠民服務紮實推進,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服務的村級綜合服務站點增至48.3萬個,行政村覆蓋率達到86%。

  “登錄手機上的App填信息,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初步選址、實地選址和圖集選定,並在兩周後辦完準建住房的全部手續。”前段時間,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裏縣灣灘河鎮翠微村村民梁成秀,在修建房屋之前通過“黔村規”App申請相關手續,僅半月時間就成功拿到農村宅基地批准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為了方便基層部門聯動審批,提升便民服務質效,貴州省自然資源廳充分利用貴州大數據的優勢,研發的貴州省村莊規劃便民服務系統“黔村規”App,通過與農業農村、住建、林業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有效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地災隱患點、風險斜坡以及飲用水源保護地等區域。梁成秀就是“黔村規”App的受益者之一。

  5月28日,貴州省龍裏縣醒獅鎮大岩村村幹部(右)指導村民使用“黔村規”App。新華社發(王立信攝)

  在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産業博覽會“數字鄉村發展”高端對話上,浙江省平湖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袁利強介紹了平湖市“數字鄉村”特色。“我們打造了數字鄉村‘大腦’,推進鄉村數據‘聚’起來。以實時傳感、系統對接、協同應用三種方式歸集了農業農村各個領域的數據,形成了平湖數字鄉村大數據平台,目前已經構建主題庫10個,數據沉澱3億多條,所有數據可供全市各個部門共享。”

  在此次高端對話上,與會專家認為,當前中國“數字鄉村”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比如專業人才較為匱乏,偏遠鄉村數字基礎設施較為薄弱,數據開放共享融合度低。

  5月28日,貴州省龍裏縣醒獅鎮大岩村村幹部展示貴州省村莊規劃便民服務系統“黔村規”App界面。新華社發(王立信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建議,應打通數字鄉村各類應用之間的“數據通道”,支持數據共享;通過雲平台安全可信技術,保證數據流通的同時支持數據合規應用;統籌資源和力量,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加快安全可信産品推廣應用。

[責任編輯: 吳雨 王雪松]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5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