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陽5月25日電(周遠鋼)近日,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景亞萍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在國家大數據戰略的指引下,貴州大數據一步步發展起來。目前貴州大數據産業發展實現了從1到N的裂變。貴州重點抓住“數據”和“算力”兩個“牛鼻子”,打造大數據産業發展的2.0升級版。希望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都來貴州一起來挖“鑽石礦”,形成更多的價值鏈,共用大數據發展的新未來。
圖為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景亞萍。新華網 周遠鋼 攝
新華網:貴州近年來積極搶抓大數據發展機遇,大數據産業從無到有,發展歷程是怎樣的?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景亞萍:2014年貴州在全國率先舉起大數據發展旗幟;2016年國家批復貴州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進入新時代,貴州奮力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新機,新國發2號文件賦予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戰略定位。
貴州大數據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是發展階段,習慣稱為1.0階段,貴州建設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開展七項試驗探索,以“數”起步,將政府、企業等各方數據歸集起來,貴陽貴安成為全球匯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貴州政務雲平臺匯聚數據量全國領先;以“算”成勢,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成為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重要算力保障基地,綜合算力指數位居全國“第一方陣”;以開放場景、營造環境培育産業,給創業創新者提供資源、營造環境、搭建平臺,培育滿幫等全國知名大數據企業,吸引華為、蘋果等世界知名企業扎根發展,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實現了大數據發展從“0”到“1”的突破。
第二個階段是動能釋放期,也是現階段貴州正在推進的階段。貴州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以數據驅動創新發展、以算力賦能百業,重點抓住“數據”和“算力”兩個“牛鼻子”,加快打造國家數據生産要素流通核心樞紐,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充分激活數據潛能、釋放數據價值,將匯聚的海量數據優勢轉化為數字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優勢,推動實現從1到N的裂變,打造貴州大數據發展的2.0升級版。
新華網:貴州正在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作為全國8個國家樞紐節點之一,貴州是如何進行規劃和布局的?
景亞萍:目前,貴州是按照“一集群、八城市、多邊緣”進行布局。其中“一集群”指以貴安電子資訊産業園為核心,半徑100公里以內作為貴州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重點布局超大型和大型數據中心;“八城市”和“多邊緣”指在土地、能耗、電力資源等承載環境許可的情況下,除貴陽外其他市州可在靠近用戶的城市郊區、産業園區以及商業樓宇,以就近就地的方式,部署中小型城市數據中心和小微型邊緣數據中心。
預計“十四五”期末,貴州省數據中心標準機架將達到80萬架、伺服器達到400萬臺。貴州樞紐將為東部地區提供約36萬架需求,其中規劃為粵港澳提供約12萬架、為長三角提供約8萬架、為成渝提供約4萬架、為京津冀提供約4萬架、為其他地區提供約8萬架。
新華網:貴州將依托“東數西算”工程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具體定位和目標是怎樣的?
景亞萍:國家對貴州的要求和定位是建設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這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對貴州來説,既是挑戰,也是難得的機遇。
2022年,由貴州省大數據局牽頭起草的《關于加快推進“東數西算”工程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樞紐節點的實施意見》已由貴州省人民政府印發,明確了樞紐節點建設的七大攻堅行動,標誌著貴州實施“東數西算”、構建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的頂層設計初步形成。
目前,貴州已經落地了三大運營商,華為、騰訊、蘋果數據中心,正在擴大機架規模和提高利用率,還有網易等一批新增的數據中心也在加快建設。例如,我們現在建設的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貴州)主樞紐中心項目,就是將常規算力(普算)、人工智慧算力(智算)、高性能算力(超算)等進行統籌建設,可對外提供綜合性算力服務。
貴州算力既要走出去,服務好東部和全國需求,又要立足貴州,服務好貴州的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目前,我們已經承接了很多具有特色的算力服務,例如為電影的特效渲染提供算力支援,《長津湖》《流浪地球》等都使用了貴州算力。同時我們也積極發展“通算”“智算”“超算”,打造人工智慧算力訓練中心,為科學研究、天氣預報等對網絡延時要求不高的人工算力需求提供服務。
新華網:從2022年開始,新國發2號文件賦予了貴州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的定位,貴州將從哪些方面來推動“創新區”的建設?
景亞萍:下一步,貴州將繼續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政策機遇,從五個方面推動建設。
一是加快數字産業創新,大力強鏈補鏈延鏈,加快打造數據中心、智能終端、數據應用三個主導産業集群,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
二是加快數字融合創新,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産業互聯網,形成以龍頭企業為重點推動産業鏈數字化轉型新路徑。
三是加快數字基礎創新,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不斷提升算力能力和算力服務水準,全力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
四是加快數字治理創新,持續加大數字政府建設力度,推動數據匯聚融合、共用開放、開發利用,打造數據創新應用場景,提高數字化治理水準。
五是加快數字生態創新,積極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係,實現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推動數據流通交易取得更大突破。提升數博會開放水準,深化全球大數據領域技術合作應用,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