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5G信號翻山越嶺 貴州移動助力鄉村振興闊步行

2023-05-17 16:43:05  來源: 貴州移動

  “老人家,村裏的移動基站已經開通了,以後能在網上看電視,能和外地的家人視頻聊天,還能裝個監控在手機上看自家雞欄、豬圈、牛棚了。”在遵義播州區團溪鎮兩河村,中國移動貴州公司網絡建設人員正拿着手機為村民們演示如何查看自家新安裝的“平安鄉村”監控視頻,網上購物、視頻通話、在線繳費......豐富的手機應用讓村民們親身感受到信息技術帶來的數字化生活。

  

  電普服務進大山,夯實鄉村振興新基建

  自2016年貴州開展電信普遍服務建設以來,截至2022年,貴州移動主動作為,積極承擔了5批項目的建設,累計投入9.5億元,實現全省行政村“村村通4G”、85%的行政村通光纖寬帶,開通4138個站點,為11萬餘個30戶以上偏遠自然村提供4G網絡,讓手機信號飛進了大山裏。今年,貴州移動再次中標第九批電普服務,將在貴陽、遵義、黔東南、銅仁、畢節、六盤水、黔西南等市州的偏遠地區建設基站534個,進一步解決城鄉電信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等工作提供重要基礎支持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貴州,面對地理環境險峻、人口居住分散、網絡建設和運行維護成本高等問題,實現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的深入覆蓋絕非易事。在畢節第八批“電普”工程中,為在保障工程質量的情況下,快速完成“電普”工程任務,貴州移動的網絡建設人員劉輝和同事們連續一個月沒有休息,每天在山林中背着幾十斤重的工具和設備前行數十公里,頂着艷陽在山頂工作數小時,從早上6點出發,一直工作到半夜,休息時也只是在車上吃點乾糧。在劉輝們的努力下,畢節順利成為全省首個在“電普”工程中修建5G基站的地區,也為農村産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鄉村振興注入5G新動能。

  

  手機上滿格的信號、村民們滿意的笑臉,以基站的開通為起點,這些村莊也將搭乘“信息高鐵”,逐步實現傳統農業、産業的數字化轉型,融合5G、大數據技術推進鄉村振興步入快車道。在畢節黔西市化屋村苗繡車間裏,繡娘楊乘會通過中國移動5G網絡進行線上直播,將苗繡作品帶出了大山。還有黔西南州興仁市盤江紅生態園的5G+智慧葡萄大棚遵義余慶縣哨溪村的“數字門牌”、六盤水水城區新街鄉的森林防火全域監控系統......在貴州這片希望的田野上,越來越多的大小村落正通過貴州移動“數智鄉村振興計劃”,賦能基礎設施建設、治理模式創新、産業轉型升級,“數智”元素點點滴滴融入鄉村生活的各個場景,繪就鄉村幸福滿分生活。  

  金葉村落因“智”而安

  貴陽修文縣大木村,因村口的幾株千年古銀杏樹而得名,是修文縣紅色傳統教育基地之一。2021年以來,貴州移動在大木村建設5G基站、開通千兆寬帶,打造“數字鄉村管理&&、高清監控大屏、公共區域+村民室外槍機攝像頭和大喇叭終端”一體化平安治理解決方案,獲得了村委會和村民們的一致好評。大木村主任李福貴打開手機上的數字化管理&&App,一邊查看村裏的情況,一邊説道:“現在無論是人少的鄉路還是凌晨的街道,我們都能通過數字鄉村管理&&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和視頻回溯查看,村裏的偷盜事件大大減少。平時我還能通過‘智慧喇叭’循環播放村規民約,非常節約時間。”

  村中家家戶戶安裝的“移動看家”,宛如“數字保鏢”一般,24小時實時看護,保障着村民及游客的人身安全、財産安全。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和“數智鄉村”建設,大木村的民宿經濟也得到了長足發展。“我家民宿每個房間都接入了中國移動的高速寬帶,5G信號也很好,游客來了上網都很方便,住的時間也長了。平時我們也經常拍一些視頻發到視頻&&上,這也為我們吸引了很多客源。”民宿經營負責人曾勇説。

  傳“數”到村,以“數”管村

  在遵義余慶縣哨溪村,村委會副主任庾光秀正忙着為村民講解“數字門牌”的使用方法,“你打開微信,掃一下門牌上的二維碼,就能進入業務登記窗口,線上填寫信息就能辦理了”。在庾光秀的幫助下,村民何麗足不出戶便完成了營業執照的無紙化申請。除此之外,村民們申請低保、登記就業信息、申辦酒席等日常生活工作,也都可以通過掃碼進行線上辦理。貴州移動為村裏安裝的“數字門牌”,傳“數”到村,把服務窗口設到了村民家門口,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心中有“數”,手中才有“術”。隨着政務工作的信息化轉變,哨溪村村委辦公室內,庾光秀的辦公桌變得更加整潔、清爽。通過“數字門牌”對群眾基本情況的規範登記和雲上存儲,哨溪村建立起區域居民的數字化檔案,一“數”多用,有效為基層數據採集、分析等工作減負松綁。只需通過數據的調取核查,庾光秀便能高效完成全村民們的業務申請預審,不再需要從種類繁多的檔案中找尋基礎資料,同時通過村民基礎數據的回傳,也為縣域內完善交通、醫療等基礎設施規劃,以及産業結構調整、特色産品打造、商品對外拓銷提等方面提供更加準確詳盡的數據支撐。以“數”賦能,雙向便捷人民群眾與基礎服務機構間的生活、工作,為城鄉高效發展提供新助力。

  數字“千里眼”,保障出游平安

  “自從移動公司來村裏安了數字鄉村&&以後,這個平安聯防監控都是24小時開着的,村裏面風景美、環境好,老百姓不用擔心家裏東西被偷,游客也不用擔心到了鄉下沒有安全保障。”黔南龍裏縣走馬村村委書記王心笑着説。走馬村孔雀寨又被稱為貴州省布依情歌之鄉,秀美的灣灘河橫穿全村,嘹亮的布依山歌回蕩在河邊、山間......為助力走馬村數智化進程,提升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貴州移動搭建數字鄉村綜治&&,並在孔雀寨主要景區公共區域、進出村路口、河道等重點區域覆蓋24小時監控攝像頭和雲喇叭,對區域內進行監控查看和遠程危險提醒喊話。同時通過接入“和家親”App,大屏與手機端互通,為村委工作人員、十聯戶長的日常工作提供多&&互通綜合管理支撐。

  

  數智賦能産業轉型發展

  被群山環繞的黔東南雷山縣白岩村,有保存完好的苗族傳統民居,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梯田,有冒着“仙氣兒”的晨霧與炊煙......貴州移動立足白岩村發展實際,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農村發展的有效融合,助力白岩村向新型農村轉型。

  鄉村振興靠産業,産業發展靠特色。在黔東南雷山縣白岩村,貴州移動打造美麗鄉村“5G+VR+農業+文化+旅游”模式,將稻魚共生及茶葉種植等傳統産業伴隨着載歌載舞的苗族風情、層層疊疊的梯田風貌一同插上5G的翅膀,飛上“雲端”森林、梯田、河流在白岩村匯聚,構成了最原始的自然魅力,各地游客紛至沓來。白岩村職業經理人王情感觸頗深地説:“我們真的是從普通的鄉村變成了網紅的旅游村。這兩年村裏的發展好了,吸引了很多外來的游客,他們不僅可以自己下田抓稻田魚,還能通過‘黔移莊園’5G視頻直播溯源,實時查看稻田魚、白茶種植養殖環境,放心買、安心吃。”除了直接購買農産品,“黔移莊園”還打出了“我在苗鄉有畝田”“我在苗鄉有頭豬”的招牌,讓消費者在線認養農産品,實時查看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等待農産品成熟時,直接現場去採摘和提取。

  智慧種植,小葡萄串起大産業

  從種植傳統農作物轉向種植精品葡萄,黔西南興仁市的葡萄産業鏈正在“串”起鄉村大産業。在盤江紅葡萄生態園,貴州移動積極打造“數字農業産業園”鄉村振興示範點,結合5G、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3S等信息技術,對種植園內進行四情監測(墑情、蟲情、苗情、災情)、氣象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風速、風向、光照強度、PM2.5等)、智慧大棚監測(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增溫、水肥一體化等設備上線管理)等工作,並對採集數據進行自動分析,結合前端配套設備,實現大棚內自動控制葡萄生長恒定環境,全面提升産業園區生産管理數字化。

  像往常一樣,葡萄園的工作人員羅霞一大早就來到了葡萄園的智慧大棚裏,檢查葡萄的生長情況,她説:“智慧大棚裏的設備可以自動控制葡萄的生長環境,葡萄的品質産量一提升,我們的種植效益也就蹭蹭蹭往上走咯。”不僅是種植效益的提升,葡萄産業在給園區帶來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附近老百姓就業。到了周末,前來摘葡萄的游客也特別多。呂磊

[責任編輯: 汪強]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2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