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對土壤、地下水、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包括到2025年,全省新增完成2000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左右,國家監管的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率達100%。
該規劃由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
貴州喀斯特地貌特徵顯著,地理區位獨特,地下水埋藏較深,地下水污染底數不清,土壤、地下水及農業農村污染防治體系基礎比較薄弱,部分區域存在地質高背景導致土壤重金屬“超標”,污染源頭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根本消除,甚至存在惡化風險。
特別是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低,化肥農藥使用量偏高,部分地區地膜殘留量大等問題突出,約90%的行政村還需接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任務艱巨,治理難度較大。
規劃明確了4個方面主要任務,包括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農業農村環境治理、監管能力提升等。要求動態更新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名錄,對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突出的18個縣(市、區)開展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排查。開展100個疑似污染地塊、高風險地塊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或風險評估。對全省7個化工集聚區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對56條農村黑臭水體實施整治工程。對218個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點和152個省級監測點位開展監測。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一輪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隱患排查“回頭看”,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3%,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農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
規劃提出各部門要強化信息共享和聯動監管,將疑似污染地塊、污染地塊空間信息疊加至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努力建設貴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記者 謝巍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