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輔警陳金全:守一鄉忠一事練就“調處三法”

2023-05-08 18:03:34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 5月8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輔警陳金全:守一鄉忠一事練就“調處三法”》的報道。

  “有啥子矛盾,找找老陳嘛!”“要講啥子道理,去找找老陳!”“有啥子困難,給老陳打個電話!”“有啥子心結雙方解不開,老陳肯定有辦法!”……在貴州省貴陽市開陽縣南龍鄉,很多村民和老陳“熟到了這種地步”。

  老陳名叫陳金全,是開陽縣公安局南龍派出所一名輔警。陪了4任所長的老陳,扎根基層做調解,調處矛盾解民憂,在貴陽公安係統名聲越來越響。2005年,陳金全到南龍派出所工作,一幹就是18年。看著民警輔警輪換了一波又一波,他也成了南龍派出所任職時間最長的“老資格”。從18年前的不善言辭,到現在的“話油子”,陳金全成了南龍鄉的“百事通”。對于基層矛盾糾紛調處,陳金全有三件法寶。

陳金全深入群眾調解處理矛盾糾紛。受訪者供圖

  以心換心,如數家珍

  “千家萬戶的事,就是你家我家的事,熟悉村熟悉人,沒有啥事辦不成,調解處理基層矛盾糾紛一定要有這個心態!”這是陳金全同記者交流的“開場白”。

  以心換心、將心比心,底數清、情況明,是陳金全工作中的法寶之一。作為土生土長的南龍鄉人,陳金全本身對家鄉比較熟悉,加上長時間扎根基層,他對南龍的一草一木、每村每戶可謂了如指掌。

  “南龍鄉距離開陽縣城18.5公里,轄區面積125.24平方公里,戶籍人口6198戶19644人,70歲以上的老人2215人,殘疾人117人,矛盾糾紛主要集中在村民小組之間的水田灌溉、山林分割、房屋修建……”在給新來的副教導員鄧娟介紹南龍鄉基本情況時,陳金全脫口而出的數據,甚至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

  “過去在縣局指揮中心,沒有基層派出所工作經驗,剛來報到時,心裏非常忐忑,擔心短時間內難以掌握鄉鎮情況。”鄧娟説,初來乍到的她很幸運,因為有師傅陳金全坐鎮。轄區6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的具體情況,以及21個矛盾糾紛隱患點,在陳金全的逐一分析講解下,基本形成了一幅南龍鄉村情民情“活地圖”。

  陳金全語重心長地説:“要幹好公安工作,首先就是熟悉村情民情,遇到矛盾糾紛才能從源頭上把脈摸準。”

  “我以前覺得和老陳一起出警很煩,拿著手機東拍西拍,後來才知道這是他日常搜集底數的一個方法。”民警楊開澤説。無論工作還是休息,陳金全都喜歡拿手機拍照。老李家種的樹有多少棵,老張家的苗有多少畝,小王家新修的房子有沒有擋住鄰居房子……這些,就是陳金全拍照後“留存”在心中的底數。

  前段時間,南龍鄉電力改造,施工進行到中橋村時,因佔地問題受阻。“來來來,大家都別激動,我們來數一數,有圖有真相嘛!”陳金全在組織大家調解時,隨手拿出手機,放大圖片,把所佔地的樹苗一棵棵數清楚,再用皮尺一次次量面積,最終測算出補償金額,僅兩個小時就化解了一場群體糾紛。

  “心裏有底,做事才能有數,拿心去交,村民就會認可。”這是陳金全的口頭禪。

  講法講情,排憂為民

  在南龍鄉,陳金全是個“管事佬”。不管認不認識、熟不熟悉,只要群眾找到他,他從不推諉,從不敷衍了事。他的手機號碼,被群眾們笑稱是“南龍鄉最快捷的110”。

  同事眼中的陳金全,是處理群眾工作的一把好手。他每次處理糾紛,幾乎一眼就能看出症結,再“對症下藥”。他參與調處的絕大多數矛盾糾紛,都能獲得當事人的認可。

  南龍鄉翁朵村在茶山建設過程中,部分群眾因墓地遷移問題與施工單位産生糾紛。面對“遷墳”這種農村“老大難”問題,老陳又一次出馬。在施工現場,他沒有立即展開勸説,而是默默地在幾座墳前來回走動,反覆仔細觀察。大約20分鐘後,他把情緒最激動的張姓村民叫到一邊,避開人群,單獨溝通。

  “你家這個墳好像有點問題啊?”陳金全這一問,讓對方心中一緊。

  “我也是農村人,也跑了不少村子,墳墓修建我也接觸過。你自己看看,這座墳的基礎根本沒有任何翻動的痕跡,現在仍是一個整塊,也沒有出現回填。”面對陳金全有理有據的質問,心中慌亂的張姓村民提高音量反駁。陳金全淡定地笑著説:“以虛構的事實套取、騙取不應享有的國家補償的,構成詐騙罪,應承擔法律責任,是我揭穿你還是你主動挽回損失?”

  隨後,張姓村民的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不僅自己承諾不再“造假鬧事”,還主動協助陳金全給那些故意制造矛盾糾紛的人做思想工作。至此,一場持續6個月的“糾紛拉鋸戰”落下帷幕。

  “我的缺點就是基礎知識不夠,所以一有時間我就學法,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去做群眾工作。”陳金全説。前段時間,他走訪發現,南龍鄉中橋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無人照顧,甚至有時只有幾包餅幹放在床頭。他通過深入細致了解得知,這位老人膝下有四個兒女,全在開陽縣城打工,但沒有一人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我想辦法聯繫老人的兒女,但是打了好幾次電話,都沒有起作用。”陳金全説。他跑到開陽縣四處找人,最後找到了老人的四個孩子,在進行贍養老人的法律宣傳和告誡後,四人達成協議,每月輪流回家照顧老人。

  在工作中,陳金全既講法律法規,也講人情冷暖。因為工作出色,他被開陽縣人民政府評為“金牌調解員”。

  公心為上,水要端平

  陳金全在輔警崗位上工作了18年,共參與了3500多起矛盾糾紛調處。面對群眾的每一件事,他始終堅持公心為上,“一碗水端平”是他面對矛盾糾紛堅守的原則。

  南龍鄉中橋村,劉氏兄弟二人在修建房屋過程中,因為邊界問題長時間有矛盾,並且多次險些鬧到“武力解決”。陳金全得知情況,決定化解同胞弟兄“不必要的摩擦”。

  “至于嗎?親兄弟之間為了半米寬的邊界,鬧得雞飛狗跳,這讓鄰里鄉親怎麼看?你們父親去世早,我作為派出所的工作人員,可以來幫你們處理這個矛盾!”陳金全的一番話,打動了當事雙方。他帶著兄弟二人,圍著兩家的房子轉了幾圈,撿來一根竹竿測量,又在附近樹林中拿來一根碗口大的木樁,釘進邊界中心位置,告知兄弟二人以後不能越界。

  “老陳哥來定,我們肯定服氣!請老陳哥放心,絕對不鬧了!”臨走時,劉氏兄弟二人略帶尷尬地道別。時間過去8年,陳金全當初釘進邊界那根“定分止爭”的木樁,至今仍穩穩釘在地裏。

  “做調解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服氣,也才能持續支援派出所工作。”陳金全説。(記者汪軍 楊欣

[責任編輯: 王雪松 鄧嫻]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9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