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雲岩:“懸空老人”難下樓,加裝電梯解困境

2023-04-26 10:28:11  來源: 貴州日報

雲岩區通過蹲點調研推進“一圈兩場三改”

“懸空老人”難下樓,加裝電梯解困境

  貴陽市雲岩區萬江社區屬於典型的城市居民聚居區。歷經了由新變舊的過程,在以“一圈兩場三改”為代表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實現了由舊變新、由新變優、由無變有,是貴陽市老舊小區基層治理的一個成功案例。

  “我們以‘解剖麻雀’的調研方式,以萬江社區為研究案例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蹲點調研,總結‘一圈兩場三改’取得的探索經驗,為在全區推廣複製提供參考。”雲岩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面對面收集群眾意見、點對點落實具體責任、實打實解決民生難題,認真剖析總結推廣,切實解決居民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明星小區”新問題

  “沒想到爬了20多年的樓,還用上了新電梯。”家住萬江社區、75歲的老人雷碧英説起這兩年身邊的大變化,雷碧英掰着手指頭數:社區食堂、管道改造、健身設備等數也數不完。“要説最方便的,還是我每天上下樓都能坐上新電梯。”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我們在雲岩區的多個老舊小區內,加裝了70多&新電梯。”貴州雲航騰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加裝梯事業部負責人郝柏年介紹,解決老齡化社區中出現的“懸空老人”難下樓的問題,加裝電梯是具有籌資分擔成本較低、使用年限長、運營維護成本較低等優點的最佳方案。

  放在20年之前,萬江社區稱得上是“明星社區”。“我們搬進來的時候,周邊還有很多破舊老房子。”萬江機電廠職工子弟蒲斌,對搬進新家時的情況記憶猶新。當時,萬江小區多為8層以上的步梯房,小區環境在周邊居民區中首屈一指。

  如今,20年已經過去,因為歷史原因和基礎設施老化等問題,一些矛盾逐漸顯露出來。在“一圈兩場三改”工作調研中,這個居住了2000多戶5000餘人的昔日“明星社區”,都在反映各自在生活中遇到的新問題,而調研統計數據顯示,有接近10%的住戶認為需要“加裝電梯”。

  “懸空老人”走下樓

  “懸空老人”,是近年來城市治理中日漸增多的一個特殊群體,指居住在無電梯設施的多層住宅老舊小區的60周歲及以上老年群體,由於住房沒有電梯、上下樓困難,老人們只能減少外出機會。

  “如果不是看病這些事情非下樓不可,我們年紀大的能不下樓就盡量不下樓。”同住萬江小區24棟的老人譚斌富説,自己已經80多歲了,強烈希望安裝電梯,這也代表了小區內大多數萬江廠退休職工的共同願望。

  “要不要建”已經有了答案,那接下來就是要解決“怎麼建”“如何建”的問題。“我們把老舊小區改造與‘一圈兩場三改’等項目綜合起來,摸索解決加裝電梯的問題。”大營路街道萬江社區黨委書記、主任滿琳介紹,在雲岩區住建局的牽頭下,從2020年開始,萬江小區的第一部電梯加裝工作開始啟動。

  為了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從中央到地方,都&&了相關支持政策。比如《貴陽市住房保障中心關於市屬房改單位職工提取住房存量補貼用於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通知》,就探索以存量補貼的方式解決資金的問題,而《雲岩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則從申請、審批、建設、驗收多個方面,明確了工作流程和經費保障等具體要求。

  “第一個吃螃蟹的樓棟最為曲折,中間還遇到施工過程中三次挖壞電纜管線等突發問題,就這樣斷斷續續地摸索了兩年多才讓電梯動起來。”滿琳介紹,實際上搞清楚流程後,操作起來就容易多了,現在萬江小區已經有6&&梯裝起來了,另外兩台等待驗收,一台正在施工。“解決‘懸空老人’能下樓的工作,在同一個小區可複製可借鑒,最快的5個月就可以裝好投用。”

  加裝電梯便出行

  2020年1月,貴陽市首&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在雲岩區慶豐院42棟正式啟用後,貴陽市老舊小區變身電梯房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在該區鋪開,八鴿岩街道天華苑小區12&投用、棗山路貴州省林業調查規劃院小區電梯投用、文昌閣街道43號小區二棟一單元的電梯投用……

  “加裝電梯”之所以能夠迅速推進,這與雲岩區對該項工作的支持力度有很大的關係。雲岩區通過産投公司聯合貴州中航電梯公司共同成立貴州雲航騰達智能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工程。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雲岩區就已裝了90餘部電梯,按照《雲岩區2023年既有住宅電梯工作實施方案》,今年預計還要裝60&左右。(記者 李堅)

 

[責任編輯: 劉昌餘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6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