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州師大喀斯特研究院教授肖時珍 叩開世界自然遺産之門

2023-04-16 08:49:51  來源: 貴州日報

  以荔波喀斯特、施秉喀斯特、赤水丹霞和梵凈山為研究示範區,構建遺産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模式與關鍵技術,為貴州乃至全國同類世界自然遺産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繼續推進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二期)申報世界自然遺産科技支撐工作,為迎接5月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實地評估作最後衝刺;完成《金頂索道改造提升項目對遺産地影響論證報告》專家諮詢暨翻譯項目,為世界自然遺産地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持續貢獻力量……這是貴州師範大學喀斯特研究院教授肖時珍今年以來忙碌的工作。

  在同事眼中,肖時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女科學家。儘管剛剛40齣頭,卻擁有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諮詢專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世界遺産專家委員會委員兼副秘書長等多個頭銜,也是貴州4個世界自然遺産申遺專家團隊的核心成員、秘書長。過去的19年間,肖時珍參與了貴州所有“世界自然遺産”的申報工作。

  肖時珍出生於黎平縣,高考考入貴州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拜入中國喀斯特學家熊康寧教授門下,成為中國南方喀斯特(第一期)申遺科學團隊的成員之一。

  在業界,將世界自然遺産的申報工作稱為“屠龍之術”,形容無比困難且機會稀少。這一時期,肖時珍每日的工作強度已經劇增到了無法保證睡眠的程度。面對如此拼命的肖時珍,有人勸説:“你就算學會了這‘屠龍之術’,也很有可能面臨未來‘無龍可屠’的境遇”。

  但她深刻認識到,世界自然遺産的申報代表着國家榮譽,不能辜負。於是,她努力鑽研,將所有與世界遺産相關的國際規則爛熟於心。

  2007年,為了讓赤水丹霞趕上中國丹霞申遺的“末班車”,貴州申遺科學團隊想到了“闖會”的奇招,而肖時珍更是這場“戰役”中的奇兵。會前,她就&&到澳大利亞砂岩地貌專家臥龍崗大學羅伯特·瑞博士前往赤水丹霞考察,並在中國第三屆世界自然遺産大會的發言中對原本沒有進入報告行列的赤水丹霞進行介紹。為了讓在座專家更多了解赤水丹霞,年僅26歲的她,毅然決然地坐到了主翻譯&上,從美學標準、地球歷史、生態過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等方面,精準地翻譯起羅伯特·瑞對於赤水丹霞的闡述。正是這次“闖會”成功,為赤水丹霞叩開了申遺之門。肖時珍也在赤水丹霞申遺成功後,被授予赤水市榮譽市民稱號。

  光陰似箭,白駒過隙。過去19年間,貴州以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施秉喀斯特、梵凈山4處亮眼“成績”,一躍成為中國乃至全球世界自然遺産數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元。作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稀資源,世界自然遺産如同皇冠上璀璨的寶石,佐證貴州踐行“兩山”理論、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大成果,也記錄下肖時珍的拼搏人生。(記者 曹雯)

[責任編輯: 劉昌餘 黃勇]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2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