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貴陽市金元社區:民生願景變幸福實景

2023-04-16 09:05:51  來源: 貴州日報

  4月14日上午9時,貴陽市觀山湖區金陽街道金元社區的“法律診所”如常“開診”,執業律師鄒曉松是當天的主診“醫生”,為居民免費提供調解、諮詢、法律援助等服務,還幫忙代寫協議、合同等法律文書。

  社區雖小,卻連着千家萬戶。2021年2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元社區看望基層群眾時強調,“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囑託殷殷,如沐春風。金元社區幹部群眾沿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把民生願景變成幸福實景,寫滿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畫卷正徐徐展開。

  樂享幸福生活

  每週五上午10時,是金元社區老年學校書法班的上課時間。社區內的書法愛好者圍坐一起切磋技藝,分享心得。今年64歲的劉學林是班長,他退休後將這個愛好拾起來,還因此結識到許多志趣相投的新朋友。

  學滿一個半小時,劉學林起身來到養老服務站的就餐區,花費14元點了一份六菜一湯的午餐。“葷素搭配、少油少鹽……這些關於飲食的學問,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比我們懂,在這裡吃飯,省事又放心。”劉學林話音未落,“同班同學”景光友迎了上來,“這裡還有測血壓、理療等服務。針對行動不便的居民,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提供上門服務。家住3棟4單元的老吳前段時間扭了腳,他的子女又不在身邊,他這幾天的伙食全靠養老服務站工作人員打包送上門。”

  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金元社區考察調研時作出的重要指示,是社區持續努力的方向。兩年多來,按照貴陽打造15分鐘生活圈規劃要求,金元社區針對轄區老年群體實際需要,相繼建成投用老年學校、養老服務站等一系列養老設施項目,書法班、合唱班、瑜伽班等一批根據轄區老年人興趣愛好“量身定制”的公共文化服務,陸續吸引老人們報名打卡,社區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服務體系漸趨完善。

  打通“最後一米”

  午後,跟隨劉學林來到金元社區法治文化廣場小坐,記者發現在兩側的長廊顯眼處貼着一張二維碼。“這叫‘居民微心願收集站’。以前,我們碰上房屋漏水、樓道燈不亮等問題,需要去物業公司反映。現在,我拿手機‘掃一掃’、拍張照、留個言,這些問題就被社區接收,而且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劉學林説。

  “微心願”是社區建立的聽取民聲民意的窗口。“在法治文化廣場連接觀山湖公園的路上,有一條方便殘障人士、嬰兒車出行的無障礙通道。去年4月,因為居民在‘微心願’&&提交的一條建議,我們隨即對其啟動了立項、施工。”社區工作人員張章説,每個月,社區黨總支還會召開黨建聯席會,召集業主委員會、志願者代表、物業公司黨支部等共同議事,充分撬動各行各業資源,把便民服務工作做細做實。

  兩年多來,金元社區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線上開通“微心願”&&,線下搭建居民議事會、社情民意窗口、居民議事廊等,廣泛收集居民群眾的意見建議,積極調動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主動性,做到“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建立了社情民意隨時、隨地、隨發,社區黨總支、居委會速收、速辦、速反饋的“三隨三速”高效工作模式,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米”。

  “數治”更有精度

  “剛把一團紙巾從樓上扔下去,就被系統抓拍,後&根據圖像顯示,還能鎖定拋物的位置。”説起金元社區“數治小區”智慧管理&&,網格員潘澤慶對高空拋物監測測試印象深刻,“該&&可通過監控樓棟畫面,動態抓拍和分析拋物事件,快速追蹤拋物點,從源頭上鎖定肇事者,降低高空拋物發生率。”

  潘澤慶介紹,社區內有36處高清智能攝像頭,目前已全部接入該&&,具備高空拋物監測、電梯監控、人臉識別等功能,形成了公安、綜治、街道、物業多方聯合的立體化社區防控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金元社區考察調研時指出,必須抓好基層治理現代化這項基礎性工作。兩年多來,金元社區積極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初步構建起以“智慧平安建設”“智慧民生服務”“智慧城市管理”的現代化智慧型社會治理體系,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活環境。科技賦能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如今的金元社區,基層治理能力實現幾何級躍升,風險被有效管理,事件被精準處置。

  站在大數據時代的風口,觀山湖區正加快大數據與服務民生深度融合,讓群眾享受數字浪潮帶來的便捷。“我們要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繼續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以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金元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袁琴説。(記者 楊唯)

[責任編輯: 劉昌餘 黃勇]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2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