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杯乾淨茶 開啟有機新生活
——鳳岡以“雙有機”戰略引領茶産業轉型升級觀察
2020年6月,《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發布,以“雙有機”為引領,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四大工程”的“鳳岡模式”成為典型案例之一;
2022年2月,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發布,“五化聯動”推動茶葉一二三産融合發展的“鳳岡模式”入選……
一個西部內陸欠發達的山區農業縣何以從全國脫穎而出,成為行業中耀眼的新星?四月春意濃,踏尋黔茶香,記者深入實地探秘鳳岡茶“出圈”的密碼。
企業引領 種出乾淨茶
在鳳岡縣永安鎮田壩社區,提到孫德禮,幾乎家喻戶曉。
第一個帶頭種茶的人、票箱裏選出來的鄉長、鳳岡縣第一個全省勞動模範、“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個人……除了眾多“頭銜”,他還有另一個身份——鳳岡第一個獲得有機茶認證的茶農。
鳳岡,位於烏江北岸、大婁山南麓,是長江流域重要生態屏障。境內多山地丘陵,生態優良,植被茂密,加上土壤含鋅、硒元素,使得鳳岡發展有機茶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0世紀80年代帶頭在山上種茶後,孫德禮懷着對茶的特殊情感和獨到的市場眼光,依託田壩獨特的土壤條件和良好的生態,決定發展有機鋅硒茶基地。孫德禮先後到浙江、福建等地“取經”,隨後成立貴州鳳岡縣仙人嶺鋅硒有機茶業有限公司,於2004年在鳳岡率先獲得有機茶認證。
2008年,為確保有機鋅硒茶的品質,穩定茶園面積,孫德禮除了自己發展基地,還領辦鳳岡縣十字茶葉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社員+基地”的組織方式,帶領田壩其他茶農共同發展有機鋅硒茶。
經過15年的發展,鳳岡縣十字茶葉專業合作社從成立之初入社社員800余戶、有機茶園面積6000余畝,到現有社員320余戶、有機茶園面積3000余畝,入社社員、茶園面積“雙減”的背後,是一位茶人對堅持走有機茶發展道路的堅守。
“我們用人工除草代替除草劑,用有機肥代替傳統化肥。按照每畝550元的標準,公司每年向合作社社員免費提供茶葉生産資料,茶青收購價格每斤高出市場價20%左右,以提高大家種植有機茶的積極性。”貴州鳳岡縣仙人嶺鋅硒有機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亮民告訴記者。
如今,茶林相間、釋放或引種天敵、安裝頻振式殺蟲燈、使用生物藥劑等綠色防控方式,已成為貴州鳳岡縣仙人嶺鋅硒有機茶業有限公司2600余畝有機鋅硒茶園的“標配”。
品質贏得市場。孫亮民告訴記者,曾經,全國各地和他們合作的經銷商有1500多個,公司年産值達1.2億元。這幾年受疫情影響,公司銷售銳減,但因為有品質作支撐,他們有信心走出困境。
孫亮民向記者坦言,經過前期的發展培育,如今他們公司的産品在省內市場雖小有名氣,但省外市場的佔有率並不高。今後,他們將在品牌宣傳推介上下功夫,積極擴寬銷售渠道,讓有機鋅硒茶賣得出去、賣出好價錢,實現優質優價。
多方聯動 守護乾淨茶
堅持走“綠色、生態、有機”這條路,讓更多的人喝上乾淨茶、放心茶,是像孫德禮這樣的鳳岡茶人做有機茶的初衷,也是鳳岡歷屆縣委、縣政府一以貫之的莊嚴承諾。
從鳳岡提出“建設生態家園、開發綠色産業”,到今天堅持以全域有機、全産業鏈有機“雙有機”戰略為引領,嚴守茶葉質量安全底線,構建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管控體系,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在鳳岡已深入人心。
堅持生産源頭“産出來”。堅持智能化管控、綠色化防控、有機化替代,全面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有機肥替代化肥“三大行動”。同時將全縣100余家農資銷售商全部納入大數據監管平台,從源頭杜絕違禁農藥化肥的使用。
堅持質量標準“嚴起來”。着力推進機械化、標準化、清潔化生産,制定《地理標誌産品鳳岡鋅硒茶加工技術規程》,定期組織加工標準貫標培訓。鼓勵支持企業(工廠)改擴建和設備技改,不斷提升標準化加工水平。
堅持全程監管“管出來”。組建農業綜合執法隊伍,嚴格茶園、茶青、茶葉成品抽樣檢測,建立了“生産有記錄、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追蹤、責任可追究、産品可召回”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可追溯體系。
認識的一致、行動的統一離不開自律,更需要法治——
2020年,鳳岡共查辦茶園違規使用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案13件,居全省首位;2021年3月,鳳岡開出當年第一張茶園違規使用草甘膦罰單;2022年,鳳岡縣在茶葉重鎮永安鎮建立了全省首個茶産業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
鳳岡縣農業農村局農藝師王章學告訴記者,近年來,鳳岡縣把茶葉質量安全作為茶産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嚴厲打擊茶園違規使用草甘膦等化學除草劑,將使用違禁農業投入品的企業和基地納入黑名單管理並向社會公開,設立違規使用、銷售農業投入品有獎舉報制度,推動“雙有機”戰略落細落實。
從提出概念到建立標準體系,從茶園到茶杯,守牢茶葉質量安全底線,強化源頭管控,嚴格茶園基地管理、加工生産標準化,為世界獻上一杯乾淨茶,鳳岡這樣説了,也做到了。
茶旅一體 共享有機生活
有機是一種生産理念,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每到春茶開採時節,位於永安鎮田壩社區的茶海之心,人來人往。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徜徉於綿延起伏的茶園間,聞着茶葉的清香,體驗茶葉在指尖翻飛的別樣樂趣。
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林茶相依,森林及茶樹覆蓋率達90%以上,平均海拔1000米,年均氣溫14℃。這裡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貴州十佳最美茶山,也是天然的避暑療養勝地。
在這裡,迎着朝陽,聞着茶香,伴隨優美的樂曲,用瑜伽舒展身體,已成為不少瑜伽愛好者的首選!
在這裡,順着茶山賽道在茶園裏騎游穿行,與一望無垠的茶園來一場美麗的邂逅,盡情享受“騎”樂無窮的樂趣,已成為不少山地自行車愛好者愉悅身心的新方式。
在這裡,沿着步道觀茶海、聞茶香,體驗一場茶香味的馬拉松賽事,已成為不少體育愛好者的新潮流。
立足資源稟賦,以鋅硒有機茶為媒,大力推進茶區、景區一體化建設,讓茶園融生態觀光、品茶購茶、茶節慶典、康體養生等多種功能於一體,深入推進一二三産融合發展,讓更多人認識鳳岡、來到鳳岡,共享鳳岡有機新生活,鳳岡被重新“定義”——
“東有龍井·西有鳳岡”“良心産業·有機鳳岡”的影響越來越大,“鋅硒茶鄉·長壽鳳岡”“禪茶瑜伽·養生鳳岡”的名片越擦越亮。
“我們基地是貴州首批省級森林康養基地,今後,歡迎你們再次到我們田壩來,喝有機茶,享有機生活。”採訪現場,孫亮民對遠道而來的客人發出的誠摯邀請,是當下對鳳岡“雙有機”戰略的生動詮釋。
孫亮民告訴記者,下一步,他們將借助景區舉辦的各類賽事,不斷豐富基地配套建設,深入推進茶旅融合發展,讓更多人體會到鳳岡的生態魅力,做好有機鳳岡這篇大文章。
2020年7月,鳳岡鋅硒茶地理標誌産品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成為首批受協定保護的28個茶葉地理標誌保護産品之一;建成生態茶園50萬畝,其中有機、綠色認證茶園面積6萬餘畝,歐標茶園10萬畝;2022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中,鳳岡鋅硒茶品牌價值為29.35億元……
鳳岡堅持生態立縣、綠色發展,讓一片葉子成就一方綠色産業,奏出茶旅融合新樂章,開啟有機新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或許,這就是“鳳岡模式”得以站上全國“舞&”的密碼。(記者 查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