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構建文明城管新格局

2023-04-13 18:19:35  來源: 貴州日報

  仁懷這座西部千億之城,城市之美與城市管理服務之優分不開。

  這裏的城市管理服務者之一——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幹部職工默默種下希望的種子,為城市之美增添了活力與動力。

  從細微處切入城市管理

  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辦公室主任蔡近認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是厚植城市溫度底蘊的重要載體。“美在細微之處,不一定是宏大場面。體物入微,將基礎設施建設與市民感情連接是城市管理服務的獨特方式。”仁懷城管人始終從細微處切入城市管理。

  如今的仁懷,完成了五轉盤至六轉盤等13處城區瓶頸路微改造,讓中樞老城片區交通擁堵問題逐步得到緩解;五街一鎮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置實現全覆蓋,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打造臨街貿易攤位100個,新增摩托車位3100個;道路照明亮燈率達99%,綠地率達38.2%;拆除違法違規建築11萬平方米。

  “我覺得這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影響。”家住魯班街道的市民劉光芹説,因為工作關係,她經常要下茅臺和上遵義,國酒北路、壇廠大道、西環線立交橋等都屬于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之所以現在上下班沒有以前那麼擁堵了,她認為是因為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對城市進行了“微創手術”,一係列改造與管理,給這座城市帶來了自然寧靜與商業繁華。

  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李秀春表示,作為城市管理工作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切入點,應該是讓市民與城市達成深度融合。

  臨近夜晚,位于該局不遠處的楠竹林公園內,迎來了人流量最多的時候。市民來這裏散步、跳舞、跑步……處處歡聲笑語。

  為了讓大家玩得開心,該局在楠竹林公園成立了公園管理處,這裏的工作人員和保安,大多水性較好,可以24小時守護市民遊玩安全。

  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説,他們積極建設人民滿意公園,參與公園管理、展開文明監督,大家都在為提升楠竹林公園的生態環境群策群力。

  管理服務之美的表達是細致入微的。

  讓服務與口碑“同頻共振”

  走出楠竹林公園,周邊是國貿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和融億夜市一條街。這裏看不到果皮紙屑,公共廁所即使在人流密集地都能保持幹凈。

  之所以能收到如此良好的實效,是因為該局採用“評星”的辦法,讓城市管理的服務與口碑“同頻共振”。

  淩晨5點的仁懷,近千名環衛工人已經開始拿著掃帚,駕駛著清運車奔走在街頭巷尾,他們風裏來,雨裏去,溫暖了這座城市。

  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衣服、他們的職業都是對這座城市管理服務之美最樸素的表達。

  40多歲的蔣吉梅已經清掃酒都廣場6年之久。她認為把廣場掃幹凈點,來的外地客人就會多一點。在仁懷,環衛工人所做的工作是仁懷市招商引資、吸引外商很重要的一環。

  苦練內功抓實“文化城管”

  2022年,仁懷市經濟穩中求進,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地區生産總值達1706億元。環衛工人作為大海裏的一只小船,同樣在大海裏發光出彩。

  與地區生産總值“同頻共振”的是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幹部職工:2021年以來,該局持續開展幹部隊伍教育大整頓,把苦練內功作為服務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力抓手,使城市面子和市民肚子實現了雙向奔赴。

  在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李秀春看來,這體現了綜合執法改革以來,該局堅持以服務為中心的新理念,拉開了仁懷城市管理的新格局。

  以服務為中心已經形成仁懷城管人獨有的“文化城管”,簡單地説,就是城市管理三分靠管,七分靠服務。

  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是以服務為載體的,“文化城管”服務,就是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不懈進行良好管理。

  人行天橋建設也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載體。在仁懷交通小學、盛世龍城兩處路段,行人的過街安全通行和交通擁堵問題,多年來一直備受市民關注。為緩解中茅大道、酒都大道的交通壓力,解決城市交通主幹道人車分流問題,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經過向上級部門爭取,獲批在交通小學、盛世龍城處建設兩座人行天橋項目。

  仁懷城管人帶著溫情走進城市,將城市肌理與市民緊緊地連在了一塊。並用更加便捷的出行通道記錄下了仁懷城管人對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有益管理。

  國酒大道南路六轉盤是高速公路下線進城和連接南部新城的第一個交通節點,是進出城的重要交通樞紐。近年來,隨著車輛數量的快速增加,車流量不斷增大,該路段成為困擾市民出行的重大交通堵點,治理交通堵點成為群眾最急盼的事之一。

  去年3月,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和仁懷市公安交警大隊聯合行動,對國酒大道南路五轉盤至六轉盤、醉美大道兩條路段實施道路加寬“微改造”——拓寬車行道。有效提升了道路的車輛通行能力,從根本上治理交通堵點。

  據了解,治理交通堵點的具體施工內容為:拆除中央隔離帶,改造為車行道;國酒大道南路五轉盤至六轉盤段改造長度365.5米,寬度5.8米,新增車行道面積2120平方米;醉美大道段改造128米,寬度5米,新增車行道面積650平方米;國酒大道南路五轉盤至六轉盤段通過設置“s型”中央隔離護欄,入城增加了2條車道、出城增加1條車道。

  通過治理大大紓解了城區交通壓力,縮短了市民紅綠燈的等待時間,進出城堵點一下變得暢通了。

  這不僅是物理空間的串聯,還為沿線的社會經濟發展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

  天剛濛濛亮,靠擺攤生活的攤主可以通過“臨街攤點”順利出攤。作為仁懷市首批申請使用“臨街攤點”的商販,他們再也不用每天為搶攤位發愁,生活多了一份保障。

  在仁懷城區各重要路段,仁懷市綜合行政執法局規范設置了100個臨街攤點區。不僅讓流動攤販成為“正規軍”,也讓市民吃得更加放心。

  該局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建品牌,以“強基興市”為載體,由“管控為主”轉變為“服務為主”,有效解決了流動攤販管理的各種頑癥,實現了市容和繁榮共贏,獲得市民和商販的“雙讚”,使流動攤販成為城市中一道風景。(陳穎)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17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