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從“0”到“909”:貴州一所山區縣中的突圍

2023-04-12 10:50:1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4月11日電 4月1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從“0”到“909”:貴州一所山區縣中的突圍》的報道。

  去州首府興義市上高中,還是就近讀望謨民族中學(以下簡稱望謨民中)?

  2018年夏天,兩個選項擺在楊濤面前。楊濤是當年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的中考裸分第一名。在親戚朋友看來,他應該去外地更好的高中求學,但他最終留在望謨民中。

  “我家就住在望謨民中旁邊,對學校這些年的進步比較了解。”他説。

  2000年高考,望謨民中無一人被本科院校錄取。直到2014年,望謨民中高考本科錄取人數終于破百。去年,望謨民中本科錄取909人,錄取率達64.97%,位居全州前五。

  從“0”到“909”,本科生錄取數字上漲的背後,是這所西南山區縣中的教育突圍。

  老師外出開會灰溜溜

  望謨縣地處貴州南端,曾是貴州最貧困的縣之一,也是全省最晚通高速公路的縣。過去幹部去州裏開會,必須提前一天出發。

  望謨的教育長期在全州挂末,“教育弱縣”的帽子一戴就是好多年。

  望謨民中成立于1946年,悠久的辦學歷史並未給學校多少榮光,2015年前高考成績一直排在黔西南州末位,負面評價一直不少。

  1988年參加工作的副校長韋昌勇記得,多年前自己去州裏開會,總被安排在不起眼的位置。很長一段時間裏,學校老師都不喜歡出去開會,也不喜歡和鄰縣的兄弟學校對接工作。“因為教學成績墊底,出去開會都感覺灰溜溜的。”韋昌勇嘆氣説。

  領導沒信心,老師沒鬥志。2013年,李軍平從貴州師范大學畢業後到校任語文教師。剛入職不久,他就發現校領導很少過問教學工作,老師們下課就走了,很少有人研究如何上好課。

  那時候,不少老師都想著怎麼調離。有的老師在教學上稍有點起色,就趕緊考調到其他學校;有的去了工資更高的民辦學校;還有的幹脆離開教育係統。

  “人往高處走。學校想挽留,但條件實在有限。”韋昌勇説。

  一位曾在望謨民中任教的當地幹部告訴記者,過去學校人浮于事、拉幫結派的現象比較嚴重。

  學校也留不住好學生。盡管山高路遠,條件稍好點的家庭,都會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州府興義市等地讀書。10多年前,當地有過統計,全縣有3000多名中小學生在外求學。韋昌勇估算,其中約三分之二是中學生,佔全縣中學生的十分之一。

  “如果學生留在我們學校讀高中,最後沒有考上大學,我們沒法交代。”韋昌勇直言,他能理解家長和學生的選擇。畢竟誰也不放心把孩子送到成績墊底的學校讀書。

  2012年,望謨民中共錄取學生817人,其中有100多人未參加中考。“只要學生願意,就能到望謨民中就讀,參沒參加中考都不要緊。”韋昌勇説。

  一堂課要磨五六次

  2013年11月,望謨縣任命年近花甲的龍嬰擔任望謨民中黨委書記兼校長。

  “一個好校長,成就一所好學校”的俗語很快在這裏得到了印證。

  龍嬰此前曾擔任過縣教育局局長和分管教育的副縣長。到任後,他取消了實行多年的“好差班”制度,將所有學生打亂重新分班。各班的班主任通過抓鬮確定,科任教師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進行搭配組合。

  很多偏遠地區都設置有“尖子班”,但龍嬰認為,這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辦學方式,並不適合望謨民中。對這所當時還在為如何提高本科錄取率竭盡心思的山區縣中而言,“集中力量”也很難培養出所謂的“名校生”,反倒挫傷了不少年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

  “平行班學生基礎太差,很少有學生能考上本科,老師沒有努力的動力。”李軍平説。生物教師楊超也覺得,平行班學生學習習慣差,自律性低,沒有優生帶動,班級學習氛圍越來越差。

  但龍嬰的改革卻遭到部分“好班”學生反對,一些教師也提出異議。有的教師一直教“好班”,不想教差生,個別老師教慣了“差班”,也不願意教優生,擔更多責任。

  面對質疑,龍嬰耐心解釋。同時,他重新制定教師考核辦法,把教學目標細分為具體任務,落到每個教師頭上,將任務完成情況與教師考核、評優評先和職稱評定直接掛鉤,促成改革落地。

  在李軍平等年輕教師看來,取消“好差班”讓每個班都有了種子選手,讓年輕教師看到了希望,倒逼他們提升教學能力。

  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龍嬰還在全校推行集中備課。在這個過程中,年輕教師可得到老教師指導,年輕教師的新觀點、新理念也能讓老教師受益。

  2014年高考,望謨民中本科錄取132人,首次破百。改革初見成效。

  2015年,望謨民中提出在全校范圍內開展磨課和常態化聽課。同時請來專家,給全校教師講什麼是一堂好課、如何設計好一堂課和怎樣上好一堂課。

  李軍平回憶,那段時間,他上完課後還要和同學科組的老師聚在一起,探討如何提高課堂效果,摳死每個細節,一堂課可能要磨五六次才能過關。

  韋昌勇介紹,除了通過優化考核辦法、推行集中備課、常態化聽課和“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開展教師培訓等方式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望謨民中還對教學品質差、工作態度不端正的教師進行清退。2014年以來,該校已清退這類教師近20名,交由教育部門重新安排工作。

  高二年級主任崔永鋒告訴記者,為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學校根據學生的實際,安排科任教師進行包保。

  “我現在上兩個班的課,一共包保了17名學生,每次考試後,我都會把他們聚在一起,分析考試情況,制定下一階段的學習計劃。問題較為突出的學生,則單獨談話。”崔永鋒説。

  高二年級學生黃思源英語較差,學校便安排英語教師李艷對他進行包保。每次考試後,李艷都會幫他分析考試情況,進行針對性輔導。“以前英語只能考八十分左右,現在能考一百零幾分了。”黃思源説。

  教師公寓仍未住滿

  2021年,楊濤以望謨縣理科第一名的高考成績,考入心儀的大學。當年望謨民中參加高考的1270名學生中,843人被本科院校錄取,錄取率達66.4%。

  2022年,望謨民中的高考本科錄取人數增至909人,位居黔西南州前五。

  近年來,隨著教學成績的提升,望謨民中的生源逐漸好了起來。一些原本可以外出讀高中的學生留了下來,一些曾在外讀初中的學生也回來了。

  黃思源和同學王雨露初中都就讀于興義市第一中學,初中畢業後,他們都回到望謨民中就讀。

  “這裏教學品質比較好,離父母也近,就回來了。”王雨露説。

  據統計,2017年以來,共有529名非望謨籍學生和曾外出讀初中的望謨籍學生,回到望謨民中就讀。2022年,該校首次招到中考600分以上的尖子生,共有16人。

  一些曾想要離開的老師也留了下來。入職滿月時,李軍平曾想離開望謨民中,散漫的管理讓他覺得看不到希望,“剛畢業的人都有衝勁,最開始我覺得這裏不適合發展,就想去其他學校。”再後來,學校發生的變化,讓他留了下來。後來,他還多次婉拒了其他學校的邀約。

  韋昌勇介紹,和以前相比,望謨民中在各方面都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前也有管理制度,但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並未落地,現在每一條制度都要落地。教師的責任心和榮譽感增強了,更敬業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求知欲增強了。”韋昌勇説。

  望謨民中現任校長楊銳説,盡管2014年以來,學校取得了不錯的發展,但目前仍面臨諸多困難,其中最為明顯的是優秀師資引進難。當地曾拿出相對豐厚的條件外出招聘老師,但依然招不來人。

  2014年7月,望謨民中搬入新校區後,新建5棟教師公寓共60套房,用于引進優秀師資。盡管後來放寬了入住條件,但仍未住滿。“我們想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但小縣城吸引力有限,能給的待遇也有限。”韋昌勇説。

  望謨民中的突圍,還在進行中。(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鄭明鴻、田德豐

[責任編輯: 王雪松 鄧嫻]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