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賦能“存量”變“增量”——貴州省著力提升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産出率助推産業轉型升級

2023-04-09 09:57:09  來源: 貴州日報

  一畝土地能創造多大的價值?貴陽弗迪動力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900萬元。

  該公司與貴州白雲經濟開發區簽訂合作協議,將充分利用經開區“釋放”的160畝低效用地用于建設高壓線束生産項目,32條生産線預計今年6月全部達産,屆時將實現年産值15億元。

  曾因企業發展滯後導致停産閒置的160畝地,迎來了新的“打開方式”。

  盤活,再生……我省堅持聚焦“提質”“增效”等關鍵詞,全力推動高品質發展。

  為破解能源、土地、環境等要素制約,推進園區和企業高品質發展,我省陸續出臺衡量單位産出效益的評價措施,嚴格落實企業退出管理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投入産出率,同時加大閒置、低效用地和“僵屍企業”清理力度,推動園區“騰籠換鳥”“二次開發”,樹立“以畝産論英雄”“圍墻內增長”的理念,著力優化結構、提質增效,以節約促轉型、以集約促升級。

  資産變資源

  貴陽市雲岩區以“騰籠換鳥”的方式盤活企業外遷留下的閒置廠房,讓存量資産換出新天地、實現新發展。

  按照“集中+分散”的原則,雲岩區規劃布局了三馬片區、小關片區、老煙廠等工業集中發展區。由貴陽老煙廠舊廠區改建而成的協同創新工業集中發展區,建築面積約8.3萬平方米。運作不到兩年時間,已有7家企業實現投産,總産值超10億元,其中6家企業僅用一年時間成長為規上工業企業。

  貴陽雲鼎匯科技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偲行告訴記者,目前,協同創新工業集中發展區引進的11家企業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電子資訊制造産業鏈。

  土地置換、産業導入、綜合開發與運營,打開了存量資産新的發展空間。

  貴州織金經濟開發區探索出“整體打包出租”模式盤活園區閒置資産。“騰籠換鳥”工作共清理8家“僵屍企業”、閒置廠房3萬平方米。充分利用當地煤炭資源構建工業産業體係,依托中石化50萬噸PGA項目龍頭帶動打造現代化産業集群。

  銅仁市江口縣凱德特色産業園區于2021年5月並入貴州梵凈山大健康醫藥産業示范區,進行統一開發管理。針對園區內部分停産或負債企業,進行議價收儲,實行公開招標挂網或招商引資,同時設立企業年産值需達2000萬元以上的入駐門檻要求,聚焦食品、藥品、飲品特色産業和康體養生養老産業發展,逐步引進了30余家農特産品深加工、大健康醫養等重點企業。

  舊巢引鳳棲

  一邊是新項目用地緊張,一邊是“僵屍企業”導致土地閒置。

  破題第一步:向存量要空間!

  貴州白雲經開區管委會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對真實用地情況進行全面排查,為園區企業用地“把脈問診”,對“確診”的低效用地,開出直接收回、二級市場轉讓、企業自主更新等“對症藥方”。

  3月16日,貴州白雲經開區西部化工項目現場,一期改造升級工程正火熱進行。不久,這裏將“變身”為以綠色食品、預制菜、健康醫藥為主打産品的綠色健康産業園。

  “項目通過處置和盤活閒置資産,並聯合社會資金進行合作式園區運營開發。”貴州白雲經開區管委會建設服務部部長劉君介紹,西部化工項目一期“騰籠換鳥”後,共盤活閒置低效工業用地80余畝,目前正在同步推進二期工作。

  如今,白雲區電子資訊制造和生態特色食品“一主一特”産業用地佔比已達67.8%。在貴州白雲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咏松看來,這有力證實了白雲區“一主一特”産業定位日益突現,“一帶三基地”(1個電子資訊産業帶,1個元器件整合基地和2個生態特色食品基地)産業布局初具規模。

  作為全省集約節約型工業園區的典型代表,息烽經開區始終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理念,通過強化總量控制、指標管理及環保標識認證等措施,抬高準入門檻,著力構建節約集約的生産空間。在騰退園區企業重污染高耗能生産線的土地上,建成了貴州開迪綠色建築材料有限公司年産3000萬平方米無紙面石膏板生産線,預計每年消耗工業固廢磷石膏60萬噸。

  隨著園區內一塊塊低效用地的“松綁”“盤活”,“吃得少、産蛋多、飛得遠”的“鳳凰”紛至遝來,不僅助推園區産業轉型,還促進了畝均效益提升。

  包袱變財富

  “負資産”如何變成“富資産”?位于貴定縣的貴州昌明經濟開發區為破解轉型路上的發展難題積極探索。

  隨著企業生産方式、技術等日漸落後和市場持續低迷,部分企業停産,廠房閒置。“閒置的標準廠房也是一些投資者眼中的‘香餑餑’。對企業而言,這些都是現成的生産條件。”充分借鑒“零土地招商”盤活資源模式,貴定縣委常委,貴州昌明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蔡光輝帶領專班在全國范圍積極招引優質投資人。

  “香餑餑”吸引來了貴州山水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小勇。雙方從初次接觸,到企業完成入駐,僅用了一周時間。

  “現成的標準廠房,解決了我們增産擴能的場地問題。”當地政府將閒置廠房作為資源進行重點招商推介的舉措,成功打動了唐小勇。

  貴州昌明經開區加大招商引資助力“騰籠換鳥”,按照結鏈發展的思路,吸引裝備制造、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加工三大主導産業的上下遊企業,進行配套布局。通過緊盯“補短板”,精準地招引了一批“填空型”企業、“補充型”項目。

  在貴州,包袱變財富不是個例。貴州侗鄉大健康産業示范區對園區內所有企業開展拉網式排查,針對長期停産、半停産企業及閒置、低效利用廠房分類建立臺賬,按照淘汰退出一批、廠房瘦身一批、遺留問題解決一批、安全生産整改一批,租金收繳倒逼一批、基礎設施完善一批分類施策,積極喚醒閒置資産。騰出空間後,園區圍繞以服務康養産業為主的民族醫藥、特色食品加工産業,大力開展産業鏈招商,優化産業結構。成功引進了廣州肌因肽克、江西理想實業、東莞澤宏工藝等8家企業入駐。

  銅仁萬山區則對廢棄的原汞礦遺跡遺址進行保護性整體連片開發利用,投資20億元建設以山地工業文明為主題的礦山休閒懷舊小鎮——朱砂古鎮。昔日荒廢的汞礦遺址搖身一變成為熱鬧的旅遊景區。截至2022年底,朱砂古鎮累計接待遊客60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4億元,入選了國家工業旅遊示范基地。(記者 江婷婷 實習生 黃琴琴)

[責任編輯: 王雪松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0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