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貴州都勻潘硐村:內外兼修闖出發展新天地

2023-03-31 20:00:38  來源: 都勻市融媒體中心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彩是晚霞的衣;荷把鋤頭在肩上,牧童的歌聲在蕩漾……”走進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潘硐村,被歲月鐫刻痕跡的老人在家門口縫補著衣裳,肩頭挑著籮筐的農民剛從地裏回來,身著特色民族服飾的婦女從梧桐樹下的橋上走過,放眼望去,在歸蘭山腳下的小村莊一片祥和寧靜,村民們幸福快樂的模樣讓人心生向往。

  但過去的潘硐村可不是這樣,因交通不便、産業單一、語言不通等原因,貧困一直是潘硐村的代名詞,吃飽穿暖將將滿足。窮則思變,潘硐村充分結合本地區本民族特色,以水族文化為底色,打造少數民族文化旅遊村寨,提升基礎設施硬實力,積淀民族文化軟實力,“內外兼修”闖出發展新天地。

  潘硐村位于歸蘭山腳下,全村98%的村民均為水族,村寨風景秀麗、山谷清幽、溪水清澈宛若世外桃源,作為都勻市水族文化發源地,水族文化厚重,民族風情濃鬱,在語言、服飾、節日、風俗上較好地保留了水族人民傳統生活習俗。2018年以來,潘硐村分別榮獲貴州省民族特色村寨命名挂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水族剪紙傳承基地挂牌、列入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這對主打民族特色牌、著力發展旅遊業的潘硐村來説,無疑是巨大的助力。

  潘硐村從最初就定位打造成集水族文化、休閒觀光、水族剪紙推介等多樣元素的“民族特色村落”,充分利用“旅遊+”模式,圍繞“一座山、一條河、一個館、一臺戲、一條廊、一庭院”,構建立體發展産業體係,計劃建設民族文化産業開發區、歸蘭山綜合旅遊觀光區、農業産業觀光體驗區和山區特色産品加工區,大力發展有品質、成體係的山地特色旅遊,打造潘硐村省級民族特色村寨旅遊村寨。

  2022年都勻市爭取到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發展資金)500萬元投入潘硐村潘硐大寨,全力打造民族特色村寨旅遊産業化發展項目。同時,整合水務、住建、鄉村振興等部門資金1290萬元完成46戶農戶房屋內改灶改廁及線路改造,對穿寨而過的馬場河河堤、河道進行全程治理;推動村寨環境整治、民居外觀改造、村寨道路修繕、茶青和農産品交易市場建設、民宿建設等一係列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水族“奪咚”水書習俗、銀飾制作、水族刺繡、水族剪紙等特色民俗活動吸引了更多遊客,村裏的大多數村民都吃上了“旅遊飯”。

  “現在我的這個民宿快要建設完成了,等天氣暖和了,來歸蘭山遊玩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收入也不愁了。”民宿老板蒙繼明笑著説。

  潘硐村抓鄉村旅遊示范區建設,不斷完善民宿、水族文化、歸蘭山觀光步道等旅遊設施;組建合作社,對當地具有民俗特色傳統的水族刺繡、水族剪紙進行整合開發,挖掘文化旅遊特色産品;組建鄉村文藝隊伍,發揚水族文化表演,增加當地群眾收入。

  有産業、有基礎、有方向,潘硐村村民們幹勁更足,衝勁更強。部分群眾積極參與民宿、農家樂等項目建設,從傳統産業轉向第三産業,發展中藥材種植和紅鯉養殖項目,帶動群眾完成稻田紅鯉養殖200余畝,種植觀賞類中藥材玫瑰茄42畝,現已完成採收和銷售,實現收入17萬余元,有效帶動了村集體經濟的積累和群眾産業增收。

  “現在村裏面搞旅遊發展,村裏面的環境幹凈又整潔,來玩的人越來越多,我們自己做點小吃賣給客人,收入又多了一個渠道,日子也是越來越好了。”在家一邊務農一邊參與村裏建設的蒙邦胡説。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如今的潘硐村入目皆是美景,綠水流過、青山環繞,這裏有小橋流水,有參天古樹,有歷史故事,有民族小樓,屋前屋後綠樹環繞、綠葉為籬;加上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讓人感受到一派優美的鄉村田園風光。而鄉村旅遊産業,已成為當地群眾發展致富的新引擎。(趙雲梅)

[責任編輯: 王雪松]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8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