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貴州省茶産業發展大會明確全年發展目標
2022年1月6日,省茶産業領導小組在貴陽組織召開全省茶産業發展大會,回顧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分析研判了形勢,提出全年目標任務,突出強調“八個堅持”的重點任務,以“貴州綠茶”品牌為引領,聚焦目標市場,推進茶葉銷售的品牌化,緊盯“三大行動”和産業鏈延伸,做優基地和加工提升,加快實現茶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推進貴州從茶産業大省向強省邁進。
二、貴州早茶品牌不斷崛起
1月1日,在普安主會場,水城分會場舉辦了“2022年貴州綠茶第一採”活動,湖南農業大學院士劉仲華、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會長王慶、中國作協副主席葉辛線上線下説茶,同步貴州早茶亮相哈爾濱大市場;2月18日,以“尋味世界茶源地,品茗中國早茶香”為主題的首屆貴州(晴隆)早春茶全國採購商大會活動在晴隆縣舉辦,並在全國10個城市設立分會場,掀起了為期一個月的“我把春天吵醒”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茶葉採購商、經銷商、茶行業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進行了洽談交流,達成採購合作協議金額2.6億元。
三、“貴州綠茶”榮登全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十強榜首
4月,貴州省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價結果正式發布,“貴州綠茶”榮獲“貴州省十強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榜首。通過多年培育,“貴州綠茶”品牌率先在全國打響,影響力和知名度越來越大,産品品質快速提升,企業集群逐步形成,茶産業發展和品牌建設成效顯著,為貴州“品牌強農”提質增效探索出了一條積極有效的路徑。
四、貴州茶産業博覽會成為産銷合作大平台
6月15日,以“乾淨黔茶,全球共享”為主題的第14屆貴州茶産業博覽會暨招商引資大會開幕式在湄潭縣舉行。本屆貴州茶産業博覽會創新舉辦形式和內容,以“線下適度規模,線上宣傳推廣”的方式舉行,採取“1+N”的方式舉辦,省內8個市(州)設分會場。搭建貴州茶“雲展館”,使茶博會逐步邁向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貴州茶産業博覽會迄今成功舉辦了14屆,已成為貴州茶産業産銷合作交流的大平台。
五、中茶攜手貴州旅投集團布局貴州茶産業
8月18日,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與貴州旅游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簽約,共同投資成立中茶貴旅茶業(貴州)有限公司,通過“中茶+合資公司品牌”合作模式,賦能貴州綠茶,提升貴州綠茶品牌價值,開啟“中茶貴州好茶”在全國市場實現新突破。
六、“貴州綠茶”境外經銷點授牌,助推“黔茶出海”
11月7日,省人大外事僑務委員會助推“黔茶出海”高質量發展“貴州綠茶”境外經銷點授牌儀式在貴陽舉行,對符合條件的11個“貴州綠茶”境外經銷點進行授牌。這也是我省“貴州綠茶”品牌第一次向海外銷售企業授牌。
此次授牌是全力打響“貴州綠茶”世界品牌標識,以“僑”架“橋”以“茶”為“媒”,助推黔茶高質量出海。
七、貴州茶園綠色防控喜獲國家級、省級兩類大獎
由省農業農村廳植保站牽頭完成的《貴州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集成技術》榮獲2019—2021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一等獎”。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是我國農業推廣領域級別最高的獎項。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和團隊研發的“茶園主要病蟲草害綠色高效防控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成果,獲得2021年度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是貴州省科技類最高獎項。
八、“都勻毛尖”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
11月29日,由中國單獨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都勻毛尖”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成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勻毛尖茶是貴州茶産業最具影響力的區域公用品牌,2019年榮獲中國“馳名商標”,2020年納入《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錄》。經過多年匠心塑造,都勻毛尖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從2014年的13.78億元提升到2021年的43.74億元。
九、貴州綠茶為中阿峰會“搭橋”
12月9日,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當天,沙特《阿拉伯新聞》整版以《Meet Guizhou, China’s top tea grower》(中譯:貴州——中國第一種茶大省)為題,聚焦貴州綠茶。文章從最早發現的古茶樹化石到貴州獨特的自然環境,到貴州綠茶代表“都勻毛尖”“湄潭翠芽”以及“遵義紅茶”等嚴謹的生産工藝,講述了一個貴州農村中國式現代化的故事,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麗畫卷。
十、第十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重塑貴州茶品牌價值
1月10日,以“變局與發展——貴州茶業新機遇”為主題的第十屆貴州茶業經濟年會在貴陽召開。年會圍繞貴州茶産業在新時代的轉型中,完成價值重塑,構建更具貴州特色、貴州風格、貴州氣度的茶産業發展新格局展開了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為大變局下的茶産業轉型提振了信心。參會人員的規模、重要嘉賓的規格均創歷史新高,年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