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遵義市團結村,有一條“天渠”——大發渠。上世紀60年代,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村民絕壁鑿渠,鑿出了一條地跨3個村、長近萬米的“生命渠”。
而今,在這條將溪水“引進來”的水渠上方,建起了一座讓大家“走出去”的大橋,這座傳承了“大發精神”的特大橋被命名為“大發渠特大橋”,為團結村村民帶來了新的生機。
記者:劉勤兵、楊焱彬、吳斯洋、周宣妮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在貴州遵義市團結村,有一條“天渠”——大發渠。上世紀60年代,原草王壩村黨支部書記黃大發帶領村民絕壁鑿渠,鑿出了一條地跨3個村、長近萬米的“生命渠”。
而今,在這條將溪水“引進來”的水渠上方,建起了一座讓大家“走出去”的大橋,這座傳承了“大發精神”的特大橋被命名為“大發渠特大橋”,為團結村村民帶來了新的生機。
記者:劉勤兵、楊焱彬、吳斯洋、周宣妮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