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新春走基層丨貴州山區“網紅村”的別樣新春

2023-01-26 09:46:13  來源: 新華網

  “奶奶,這個‘兔年福字’好看嗎?希望新年一切都順利!”“濤濤,貼春聯對整齊點。”……社交平台上,一個名叫“古村樂樂”的短視頻賬號分享的黔東北山區村民貼春聯、吃團年飯場景收穫了1.4萬點讚。

  播放視頻的移動終端屏幕,一頭連着大眾,另一頭則是“樂樂”和“濤濤”生活的煥河村,這是地處貴州武陵山區的一個古村落,隸屬銅仁市德江縣,從縣城驅車前往有近1小時車程,通村路盤山而上,蜿蜒崎嶇,全村猶如“挂在”半山腰上。

  昔日偏僻古村,如今卻因“觸網”而改變。因“古村樂樂”賬號在社交平台上走紅,“樂樂”和“濤濤”也成為煥河村的代言人,古老的煥河村正逐漸被更多大山外的人所熟知。

  煥河村村口的老水井邊,村民在洗菜。新華社記者駱飛 攝

  在煥河村村口,青石板圍護、參天古樹環繞的老水井,在短視頻平台上成為新晉“網紅點”,過去一年多來吸引着不少人進村“打卡”。

  春節長假,儘管有些寒冷,仍有游客到煥河村游玩。清澈的井水順着老水井的石槽流淌出來,水井邊不時有游客拍照留念。

  與老水井一路之隔的長廊裏,65歲的趙素嬋老人擺了個小吃攤,湯圓、蕎麵條、綠豆粉,這些當地最普通的食物,也最受游客喜愛。“‘古村樂樂’的視頻,拍的就是平常生活,有人看了視頻還專門到我這裡吃東西,找我聊天。”趙素嬋高興地説。

  短視頻賬號“古村樂樂”主要講述煥河村的“煙火故事”。鏡頭裏的“樂樂”和“濤濤”操着方言與村民們互動,趕集、做美食、幹農活……短短兩三分鐘的視頻記錄了淳樸而溫暖的山村生活。

  丁浪(右一)和團隊成員在村裏的工作室裏討論視頻。新華社記者駱飛 攝

  丁浪是該賬號的主要運營人。自幼生活在黔東北山區的他,對鄉土生活有着深厚的情感。2015年,曾在沿海從事電商運營的丁浪,得知老家德江縣成功創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便決定返鄉創業,在“家門口”探尋更多電商發展機遇。

  鄉愁,成為丁浪鏡頭下的主題。“村裏的古樹、古井、老木屋以及不少老人,看似司空見慣,卻寄託着不少人難以忘卻的鄉愁。”丁浪説,用短視頻記錄、講述鄉村生活,不僅可以立體地展示古村自然風貌、人文風情,更能“拉近”城鄉之間人們的距離。

  圖為煥河村一角。新華社記者駱飛 攝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煥河村的變化觸動着丁浪。為了讓人們重新認識農村價值,他一直探索如何用“視頻語言”講好鄉村振興故事,用鏡頭呈現記得住鄉愁的山野“新視界”。“如今,遠去的鄉村生活逐漸成為兒時的記憶,以‘樂樂’的年輕視角走進並記錄鄉村生活,讓人們直觀感受到了古村落的意義和價值。”丁浪説。

  目前,賬號“古村樂樂”擁有230多萬“粉絲”,短視頻與日俱增的網上播放量也為煥河村導入線下人流量。據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多來,全村接待外來游客10萬多人。

  圖為煥河村修建的休閒長廊。新華社記者駱飛 攝

  此前被列為“中國傳統村落”的煥河村,2022年被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列為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如今,村裏的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一批老舊木屋改造後搞起了農家樂,村裏還建起了觀光亭、休閒長廊和生態停車場。

  兔年春節,煥河村年味越發濃郁。一些曾外出務工的村民陸續返鄉,搞農家樂、辦民宿等,積極參與鄉村旅游發展,山外的游客不斷進村觀光,古村人氣興旺。

  新年伊始,丁浪計劃加強“直播帶貨”,把當地種植的天麻、金絲黃菊、花椒等農特産品銷往全國。“以短視頻為載體,‘直播電商’給人們重新發現鄉村搭建起信息化的橋梁。”他説。(記者駱飛)

  

[責任編輯: 鄧嫻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12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