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楊成美:返鄉創業扎根農村的“新農人”

2023-01-19 17:58:14  來源: 畢節試驗區雜志社

  從一名企業高管到一名返鄉創業“新農人”,楊成美用兩年的時間改變了自己。正如他所説:“人生這張答卷,沒有標準答案,自己認為值得做的才是最重要的答案。”近日,記者採訪了畢節市人大代表、大方縣楠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成美,聆聽他講述扎根農村、返鄉創業的故事。

“新農人”楊成美

  心繫家鄉發展 扎根農村創業

  “我對家鄉有著濃濃的鄉愁。”説起返鄉創業的初衷,楊成美説,“每次春節回家,看到家鄉凋敝的景象,我總是惦念著父老鄉親,希望能為他們做點什麼。”

  在返鄉創業前,楊成美已是一家央企的高級管理人員。2021年3月初,楊成美毅然返回家鄉——大方縣小屯鄉。“小屯鄉有千畝稻田和大量土地,每年秋季水稻和玉米收割後産生大量稻草和玉米秸稈,以前秋收以後主要以焚燒為主,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何不加以利用變廢為寶?”楊成美説。

  楊成美經過細致周密的調研,産生了將稻草和玉米秸稈收購回來養牛的想法,創建了以“種養結合、産業鏈、資源化”為發展方向的大方縣楠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主要以肉牛養殖為主,配套種植青貯牧草,在養牛過程中産生的牛糞用來養殖蚯蚓,在蚯蚓養殖過程中産生的蚯蚓糞用來種植獼猴桃,形成生態迴圈産業鏈,既可以降低種植養殖成本,又可以增強抗風險能力,是一種很好的種養結合模式。

  創業的艱辛遠比想像中的還要多。楊成美接受了許多想像不到的考驗:生活和勞動環境的差異,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幸好我有在農村生活的經歷,比較了解農村的人文環境。”楊成美説。

  在楊成美的辦公桌上,擺放著《肉牛健康養殖技術有問必答》《中國食用菌菌種學》《獼猴桃高效栽培》《棚室草莓高效栽培》等書籍。“幹農業也需要學習,不懂得農業科技是幹不好農業的,創業至今我認真鑽研過的書籍不下5公斤,看過的視頻資料容量不少于100G。”他堅持一切從零開始學習,從防疫零基礎變成了全科赤腳獸醫,從牧盲變成了半個牧業土專家。

  楊成美沒有豪言壯志,只有踏踏實實幹事創業。他脫掉西裝,穿上迷彩服和雨靴,開始一場風風火火的創業之路,每件事都親力親為,電焊、機修、電工、IT全都幹上。經過一年的發展,肉牛養殖從20頭髮展到150頭,年産值達600萬元。

  今年3月7日,楊成美返鄉創業一周年。他在“楠華農牧”抖音號分享了自己的創業感受:“過去一年,我對以前的工作、生活和環境還沒有完全放下,還有一些顧慮。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一名全新的‘新農人’,放下過去,靜下心來在農村開辟一片新天地,我對鄉村振興充滿信心,將用實際行動投身鄉村振興建設,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

  當選人大代表 助力鄉村振興

  楊成美返鄉創業的事跡遠近聞名。創業初期,有人等著看他的笑話。如今,鄉親們在養牛中遇到問題常常請他去指導。

  經過層層推選和考察,經大方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他成為大方縣出席畢節市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並在畢節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當選為畢節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這不僅是他的驕傲,更是家鄉人民的重托。

  楊成美認真履職盡責,經常擠出時間到群眾中去,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從中央1號文件到新國發2號文件,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到接續推進鄉村振興。他深入調研,仔細傾聽群眾的心聲,將群眾反映的事情寫成高品質的議案建議。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和遊客對鄉村旅遊的青睞,農村在外務工的鄉賢返鄉創業的意願越來越強,且返鄉創業人員越來越多,現有土地政策制約著鄉村經濟的發展。楊成美經過深入調研後,撰寫了《關于適當調整農村用地政策,支援返鄉創業創新設施農業用地的建議》。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由于群眾的文化水準不高、思想認識不到位,自身發展極為艱難。楊成美認為,只有帶頭作示范,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才能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他通過自身的發展,帶動40余戶農戶就業和10余戶農戶發展養殖業。

  目前,大方縣楠華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養殖蚯蚓20畝、種植紅心獼猴桃30畝、種植冬蓀1000畝。“這兩年的收獲特別大,感觸特別深。”説起創業成就,楊成美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希望利用小屯梯田的優勢,發展小屯鄉田園綜合旅遊産業,發展觀光旅遊,搞好電商直播,探索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莫問前程,勇往直前,楊成美的夢想正在逐步變成現實。“我的目標就是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集牧草種植、肉牛飼養、蚯蚓養殖、高端水果種植、田園風光開發于一體的農旅融合項目,帶動父老鄉親增收致富。”楊成美信心滿滿地説。(程紅 朱欣)

 

[責任編輯: 李濤濤]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3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