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厚植生態優勢 建設美麗貴州

2023-01-12 14:19:33  來源: 貴州日報

水清岸綠的清水江。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遠柏 攝

  行走貴州大地,碧綠清水江,磅薄烏蒙山……一處處生態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多彩貴州生態畫卷,既是大自然的饋贈,更是貴州對生態環境潛心保護的結果。

  剛剛過去的2022年,貴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全力以赴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歷史機遇,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雙向轉換通道,不斷厚植高品質發展的生態優勢,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協同共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把建設美麗貴州轉化為全省人民的自覺行動,奮力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完善制度

  夯實生態文明“四梁八柱”

  2022年,貴州蹄疾步穩加快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深入貫徹國發〔2022〕2號文件賦予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戰略定位,牢牢把握從“試驗區”向“先行區”提升的內在要求,以更高目標、更嚴要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體制改革,在我省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基礎上,研究出臺《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實施方案》。

  2022年7月30日,省政府與生態環境部在貴陽簽署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合作協議,從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污染防治攻堅、自然生態保護、生態文明制度改革、論壇創新舉辦等方面全力支援貴州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以高品質生態環境保護助力貴州高品質發展。

  一年來,貴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高品質發展統攬全局,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省委、省政府印發實施《貴州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能源、工業、城鄉建設、減污降碳、科技支撐、財政、電力、農業農村等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已基本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四梁八柱逐步建立。

  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貴州積極探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跑出“加速度”——

  頒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型白酒生産環境保護條例》,出臺《貴州省“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和《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係的實施意見》,印發“十四五”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方案,修訂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實施細則,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立柱架梁、夯基壘臺。

  啟動建設貴州林下經濟産業綜合服務體係,打造林下經濟政務、市場、金融服務係統和林下經濟一張圖。

  印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行動方案,推動赤水、大方、江口、雷山、都勻5個省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設,開展貴州省生態産品交易中心建設方案研究,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

  護“兩江”清流

  築牢上游生態屏障

  2022年12月1日,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的《貴州省烏江保護條例》,將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從規定各部門、企業和地方政府在烏江保護中的職責,到明確建立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從依法加強烏江流域生態環境風險管理,到明確採取有效措施實施應急處置……共11章85條的《貴州省烏江保護條例》,每條都力求真管用、可執行,切實為推進烏江流域生態保護提供堅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為長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貴州的一座山、一棵樹、一滴水,牽動的是兩江清流。打造綠色屏障,貴州重在“兩治”:治山,造一片青山;治水,護兩江清流。

  2022年12月13日,烏蒙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雙雙被列入“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數據顯示,烏蒙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開展5年來,共完成生態修復面積65.32萬畝。2022年,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累計修復面積6.98萬畝。

  厚植綠色底色,提升生態“顏值”。2022年,全省完成營造林面積275萬畝,石漠化綜合治理725平方公里,草原生態修復34.5萬畝,實施國儲林面積184.54萬畝。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62.8%,村莊綠化覆蓋率達到46.24%。

  扛起“上游責任”,一江清水送下遊。我省持續推進河湖長制從“有名”向“有實”轉變,全省河湖生態進一步改善,水質持續向好。2022年1月至10月,我省119個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9.2%、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和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達標率穩定在100%。貴州赤水河(遵義段)入選第二屆“最美家鄉河”。今天,赤水河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飛鳥雲集的美麗生態畫卷。

  讓空氣常新,增強人民群眾“藍天獲得感”。貴州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和城市環境品質精準管控,守護天然“大氧吧”,2022年1月至10月,全省9個中心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比率達99.0%,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在全國名列前茅。

  以“綠”為底

  高品質發展步履穩健

  雷山縣格頭村,森林覆蓋率高達97%,漫山遍野的林木中,有一萬多株國家一類保護植物——禿杉,被譽為“中國禿杉之鄉”。57歲的村民楊光福,曾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9年選聘為村裏的生態護林員以來,每年可獲得補助1萬元。依托森林資源,楊光福還發展林下養蜂,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2022年,全省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2960萬畝,林業産業總産值達到4035億元,帶動超過446萬人次群眾增收。

  貴州大力改革創新,探索打通生態價值轉化路徑,推進碳票試點和“林業碳票+”,全省首個森林碳匯管理局在赤水設立、首張森林遙感碳匯指數保險試點落地龍裏林場、首個林業碳票保險落地畢節市、首單草原保險落地關嶺,畢節市成功入選全國18個林業碳匯試點市(縣)……

  今天的貴州,優良生態環境是最大的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山地公園省”成為近悅遠來的宜居家園、旅遊樂園、鄉愁故園——

  讓城市擁抱森林,讓生活更加美好。2022年11月3日,繼貴陽和遵義分別于2004年和2010年獲評國家森林城市之後,六盤水市、銅仁市、黔南州躋身國家森林城市行列。至此,我省9個市州中有5個榮膺“國家森林城市”;

  2022年11月,余慶縣、花溪區被生態環境部分別授予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與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至此,我省已有16張這樣的“國家級”生態文明“金名片”;

  2022年12月,試點建設的貴州福泉岔河國家濕地公園、貴州修文岩鷹湖國家濕地公園、貴州冊亨北盤江國家濕地公園、貴州平塘國家濕地公園、貴州黔西水西柯海國家濕地公園5個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截至目前,貴州已建成濕地公園53個。(記者 王遠柏)

[責任編輯: 李濤濤]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