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公安交管部門將全力維護道路交通安全穩定作為學習貫徹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動實踐,堅持路面執法與源頭治理相結合,大力推動智慧交通一體化平台建設,強化風險防控措施落實落細,為群眾出行創造安全穩定的道路交通環境。

嚴格執法整治事故風險
“師傅,請靠邊接受檢查,您運載的貨物嚴重超出車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
“邊刷抖音邊開車,無異於閉目駕駛!對您和他人都有危險。”
今年以來,貞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減量控大”為工作主線,加大道路交通違法嚴查嚴治力度,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
近日,貞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民警在開展日常工作查緝時,發現一輛黃色麵包車后座車廂內一片“空蕩蕩”,存有異樣,於是立即示意該車靠邊停車接受檢查。
駕駛員停下車後,民警透過車窗看到原本核定載人數為8人的座位只剩下前排的正、副駕駛2個座位,而後排座位已被車主全部拆卸,車廂空空如也,好好的麵包車怎麼就“變身”了呢?經詢問,車主為了方便日常工作運輸就把麵包車當貨車使用。
隨即,民警現場對駕駛員普及了相關安全常識,並要求其在限期內恢復車輛原狀,告訴他遵守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的重要性。
目前,該司機因實施擅自改變機動車外形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我們將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執法規範化建設,加強法制培訓和事故防控工作,嚴厲打擊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實現事故少一點、平安多一點。”貞豐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石彪説。
截至目前,貞豐縣交警大隊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36%,死亡事故下降6.89%,死亡人數下降5.88%,交通整治效果明顯,交通事故發生率大幅下降。

智慧交通護航平安出行
“納福大道路口出現擁堵,請執勤警力盡快疏導!”
走進冊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指揮中心,大屏上全天輪流顯示全縣各個路段的交通路況,值班民警正指揮路面警力對交通擁堵路段進行疏導。
近年來,冊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以交通警情和路口態勢為兩大抓手,依託智慧交管系統、監控抓拍視頻等資源,實現了從“汗水指揮”向“智慧指揮”的轉變。
在全縣,10套紅綠燈、8個測速卡口、14套立桿式警示燈等交通基本系統已實現城區全覆蓋。
今年,冊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還積極建設人臉識別卡口24套、違停抓拍探頭20余套,利用智能化設施實現警務工作高效運行。
11月4日,在冊亨縣芭蕉灣路段,一輛麵包車司機未係安全帶,被道路上的人臉抓拍系統識別,後被交警大隊依法依規定處理。
“智能抓拍可以有效緩解基層警力不足,又可以提醒廣大駕駛員規範駕駛行為,安全出行。”冊亨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萬文淼介紹,利用智能交管系統可以大幅提升基層警務智能化水平。
目前,人臉識別卡口設置已做到主城區、主幹道全覆蓋,人臉識別匹配率高達95%,借助24小時不間斷運作模式、大數據精準分析研判功能,實現“查人、查車、查行蹤”同步完成,同時還能通過數據共享實現“一次採集,全警應用”,為指揮調度、治安防控、研判預警、案件偵辦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助力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聚焦農村推進示範創建
相較於投資大、基礎好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環境,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同樣不容忽視。
豬場坪鎮位於興義市西南部,境內的S105省道是通往五個鄉鎮以及黔滇桂三省結合部出省通道的重要路段,具有車多、彎急、坡長、道路交叉口等特點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難點。
興義公安交管部門與當地密切攜手,盯緊“人車路”,多措並舉織密農村交通安全“安全網”。
——運用“打包工作法”,組織幹部宣傳走訪入戶6000餘人次,開展常態化交通勸導;組建由退役軍人、學校老師、警務助理構成的綜合巡邏隊伍,協同派出所、交警中隊加大路面巡邏頻次,採取高峰守點,平峰巡線,流動執法,路面管控橫到邊縱到底的方式,做到“白天見勸導、夜間見警燈”。
——在陡坡、急彎等隱患路段設置震蕩帶、減速帶1865米,建設臨崖臨坎隱患路段生命防護工程3.5公里;安裝道口警示樁202個,設置村莊、集市、學校提示牌33個,急彎提示牌30個,設置或更換標誌牌93個,切實築牢道路安全防線。
——在22公里省道的所有“五臨”危險路段及道口均刷寫規範醒目的宣傳標語,設置警示提示牌,懸挂交通安全橫幅;通過“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工作機制,發揮小組長、網格員、聯戶長人熟、地熟、路況熟的優勢,組建鎮、村、組三級微信群146個;組建道路交通安全義務宣講隊,每週開展至少一次道路交通安全宣講課,在全鎮範圍內宣傳打造“文明出行”良好風氣。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夯實社會穩定基層基礎,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社會治理效能,是公安交管部門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務!”興義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大隊長石曉聰説。
今年以來,興義市豬場坪鎮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數、死亡數、受傷數、財産損失同比分別下降20%、66.67%、70%、91.04%,交通環境全面改善。(雷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