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資訊展播>>正文

貴州六盤水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紀實

2022-11-15 10:44:33  來源: 農民日報

擁抱新生活 扎根啟新程

——貴州六盤水市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紀實

  山腳下,小溪邊,一座座新村迎來易地扶貧搬遷的新主人,告別深山溝的鄉親帶著希望開始建設他們新生活的同時,也正在從方方面面融入新的環境。

  房前屋後孩子追逐嬉鬧,廣場上老人跳起了廣場舞……濃鬱的生活氣息處處彰顯出一派欣欣向榮。

  如今在貴州省六盤水市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這樣隨處可見的場景曾經連想都不敢想。

  精準搬遷 讓群眾搬出深山

  “山高、路陡、缺水……”回想起以前的日子,如今已經搬進六盤水市盤州市大山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肖權花感慨萬分:“沒想到這輩子能住上樓房,用上自來水,就像做夢一樣。”

  在肖權花原來居住的地方,一家人辛辛苦苦幾十年,依舊是艱難度日。交通不便看病難、道路崎嶇上學難、山高坡陡産業起步難。

  既然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既然重重大山阻隔了村民公平分享現代化的紅利,既然貧困趕不走、小康進不來,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一個字:搬!一場在六盤水脫貧史上注定要留下厚重一筆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由此拉開大幕。

  慮于民也深,則其謀始也精。圍繞“搬得出”,六盤水上下堅持以“五先五後”攻堅法踐行“五步工作法”,扛起易地扶貧搬遷的重大政治責任,不斷探索創新,在一次次實踐中找尋自己的破題路徑。

  ——先後出臺《六盤水市“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六盤水市深入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五個三”工作實施意見》等文件,為搬遷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根據貴州省“六個堅持”的搬遷實施路徑和政策框架,明確由縣級平臺公司承接和管理省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撥付的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以縣為單位集中建設管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為搬遷工作提供資金保障;

  ——組建易地扶貧搬遷攻堅專班,將易地扶貧搬遷各項工作任務明確到部門、落實到人,為搬遷工作提供人員保障。

  …………

  在“十三五”期間,六盤水市建設安置點78個,對27244戶116156人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徹底解決了搬遷群眾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發展難等突出問題。

  為斬斷窮根,大山深處的村民扶老攜幼,背包挎囊,揮別故土,走出大山。雖有不舍,但更多的是興奮和期待。

  安居又樂業 移民能致富

  如果説“搬得出”只是“前半篇文章”,那麼“穩得住、能致富”,就是“後半篇文章”,這才是扶貧搬遷能否成功的真正考驗。

  2019年2月,貴州省作出了全力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和基層黨建“五個體係”的制度性安排,工作重心從以搬遷為主向後續扶持為主轉變。

  六盤水立足各安置點的特點,相繼出臺《全市易地扶貧搬遷和諧社區活力社區創建方案》《關于高品質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努力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與推進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保貧困搬遷人口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圍繞“五個體係”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多次開展深入調研,分別在教育醫療、勞動力就業、文化建設、社區治理、基層組織建設、扶貧車間提質增效等方面出臺一係列措施,形成後續扶持“1+1+10”的政策體係,實現與國家和省的各項政策全面銜接。

  六枝特區新窯鎮楊家坡遷出點不通公路,村民組18戶農戶89人,運輸物資基本靠人背馬馱,吃水靠挑,出門靠走。搬遷以後,新窯鎮因地制宜發展産業,流轉原村寨土地種植經果林,以短養長,逐步形成一年看辣椒、三年看花椒、十年看核桃的種植發展模式。群眾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日子越過越好了。再次見到楊家坡的搬遷群眾時,他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近年來,六盤水堅持“抓好産業促就業、抓好就業保穩定”思路,把握政策圍繞保障出、産業圍繞社區布、培訓圍繞崗位抓、就業圍繞意願推、平臺圍繞服務建的“五圍繞”要求,通過建立資訊臺賬、強化培訓服務、設立扶貧車間、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措施,努力實現搬遷群眾穩定就業。

  截至目前,六盤水市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5.97萬人,已實現就業5.53萬人,戶均就業2.16人,搬遷家庭就業結構更加合理、就業收入更加滿意。

  水城區陡箐鎮搬遷安置點“東關e寨”旁的黔之英鞋服有限公司裏,搬遷戶正一針一線“縫出”自己的好日子。王福雲是“東關e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一名搬遷戶,之前一直在福建打工。返鄉後,曾經打工學會的技能,讓他成了公司的骨幹,工作之余還承擔了技能輔導的工作。“每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家門口就是上班處,王福雲坦言這個新家就是好。

  安身更安心 治理更高效

  搬出了、穩住了,還要讓搬遷戶更有歸屬感,安身更安心。六盤水堅持把完善配套設施、強化公共服務作為優化入住環境、加快搬遷群眾社會融入的重要方面,著力提升搬遷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建設鄰里和睦、守望相助的和諧社區。

  出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特色文化建設標準、文化志願組織建設服務標準、文化效能評價標準”的“1+3”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配套建成老年服務中心、兒童活動中心、圖書室、鄉愁館、文化活動廣場等,為文化娛樂活動提供平臺。

  圍繞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環衛有設施、購物有超市、運動有場地的“六有”要求,不斷完善安置區教育、衛生、社區服務等配套基礎設施,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服務圈”,全面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建設為搬遷群眾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分片負責、搬遷群眾共同參與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全面推進“一張網一中心十聯戶”工作機制,劃分網格391個,配備專兼職網格員408人,安置區綜治中心、“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全覆蓋。

  在安置點設立的社區服務中心內,前來咨詢辦事的群眾井然有序,大廳裏配備了警務室,提供戶籍管理、教育、民政、就業服務、法律諮詢等一站式便民服務,所有樓房安置區均成立了管理委員會,形成了黨支部領導、管委會管理、樓棟長堅持“以人為本,為民服務”理念,全面構建為搬遷群眾提供戶籍、就業、就學、社保等辦理、咨詢、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線上線下便民服務網絡。讓搬遷群眾遇事有人管、困難有人幫,幫助搬遷群眾盡快適應城市生活。

  截至目前,安置區學校配備教師2588名,六盤水市2.4萬名搬遷適齡兒童就近入園入學。所有安置區開通客運車輛,其中19個安置區通公交車,56個安置區處在高速或高鐵半小時覆蓋圈,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71個安置區配套醫療機構72個,11.36萬搬遷群眾參加居民醫療保險,7.25萬搬遷群眾參加基本養老保險,3.4萬搬遷困難群眾享受城鄉低保,更加堅定了搬遷群眾在城鎮發展的信心。

  錯落有致的嶄新房屋、幹凈整潔的文化廣場、整齊排列的景觀樹……傍晚時分的鐘山區水月園區幸福裏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在落日余暉中更顯美麗。此時,也正是安置點最熱鬧的時候,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人們陸續走出家門,結伴遛彎拉家常。

  “每天下班後鍛煉身體,和熟悉的人聊天,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從山上搬遷下來的宋邦文説,入住新房以來,自己主要靠在扶貧車間掙錢,未來他想租個社區的門面做點小生意增加收入。

  有家業、有就業、有産業,搬遷群眾搬出了大山,搬出了一片幸福新生活。

[責任編輯: 李濤濤]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129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