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一個黔北鄉村的振興景象速記

2022-11-03 10:06:07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電 11月2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一個黔北鄉村的振興景象速記》的報道。

  高粱紅,稻田黃,果飄香,10月的黔北大地處處洋溢著豐收之喜。記者從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城出發,沿山路驅車1個小時來到了王寨鎮新民社區張家寨。在曾經的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鳳岡,張家寨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也只大致處于中等偏下水準。但正是在這個藏在黔北大婁山麓的寨子,記者感受到了一股蓬勃向上的鄉村振興圖景。

  高標準農田建設忙

  “噠噠噠”“噠噠噠”,還沒進寨子,記者便聽到了機器轟鳴聲。循聲望去,6臺挖掘機正在田裏作業,原來的田埂、水溝已有幾截被推平,田裏水稻收割後留下的稻茬還沒有完全乾枯。新民社區黨總支書記冉鬱松正帶著幾個村民整理新挖出來的排水溝,他會不時提醒:“再加把勁,搞快點。”

  “大家幹勁很大,肯定能在明年下秧前搞完。”冉鬱松告訴記者,有機水稻是村裏的傳統産業,但因田塊破碎,種收全靠人工,排水灌溉設施也較落後,抗災能力較弱,水稻産量不穩定。

  在上級部門指導和支援下,新民社區秋收後即啟動了330畝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其中張家寨有160畝。村民王玉寬收完自家30畝烤煙後,就自發到田裏幫忙。種了20年烤煙的他深知種植標準化的重要性:“沒有技術,種地不把穩”。

  “把産業做強,是增收的前提,也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支撐。”冉鬱松介紹,脫貧攻堅期間,除了有機水稻,社區還發展了800畝烤煙、1300多畝蜂糖李和300多畝紅心柚。當前社區正在著力推動已有産業提質增效。

  招回“鄉賢”

  組建“鄉村掌墨師”

  在張家寨村民活動廣場的文化墻上,貼著一張“鄉賢榜”,榜單裏的16個人都是張家寨走出去的能人,有在外開公司做生意的,有在縣民政局、法院上班的,也有致富能手,還有剛走出校門創業的大學生。

  “鄉賢榜,也是榮譽榜,更是招賢榜。”冉鬱松介紹,這些人頭腦活、資源多,雖常年在外,但為家鄉發展做了很大貢獻,為修路蓋房捐錢捐物,為發展出謀劃策,也有為産業找銷路的,“張榜既為了對他們表示感謝,也為了激勵更多人為家鄉建設出力”。

  “我希望以後也能上這個榜。”今年23歲、正在西北大學讀研的王青山説,雖然不一定能回鄉工作,但要是能為家鄉做點事,得到村裏鄉親的認可和肯定,對自己是個價值實現,全家臉上也都有光。

  記者採訪了解到,在把外面的人才引進來的同時,鳳岡縣探索實施“鄉村掌墨師”人才振興工程,組建了一支在農村各行業各領域掌握一定技藝技術,在某一領域處于領先水準、具有較高威望的“鄉村掌墨師”隊伍,以把散落在民間的鄉土人才找出來、聚起來、用起來。

  張家寨蜂糖李的發展就離不開“鄉村掌墨師”羅先望。今年50歲的羅先望利用自己積累的蜂糖李種植經驗、技術和市場資源,帶動鄰里鄉親共同種植蜂糖李,幫助240多戶群眾增收致富。

  家家都挂家訓牌

  辦起農耕博物館

  “盡忠報國,盡孝敬祖。尊師重教,尊老愛幼。”在王玉寬家堂屋顯眼處挂著的這塊1米長的木牌讓人印象深刻,所用木材普通,也沒上色,16個字為毛筆手書。“忠和孝,是王家祖上最看重的品德,也是我們這一代對後代最起碼的要求。”王玉寬告訴記者,這是今年和全家人商量總結出的家訓,由兒子王青山書寫制作。

  記者發現,像這樣的家訓牌張家寨每家每戶都有,有些挂在廳堂上,有些擺在進門顯眼處。每家內容都不一樣,有寫“與人為善,與鄰為友”的,有寫“為人講誠信,做事講原則”的,也有倡導“謙遜有禮,知足常樂”的。

  冉鬱松説,張家寨73戶分王李張安四個大姓,有漢族也有土家族,各家族、民族之間一直相處和睦,非常團結,矛盾糾紛也很少。不少人家都有口口相傳的家訓,今年在村裏的鄉賢、老人建議和協助下,按照各家的意願,統一將家訓進行了梳理和提煉。

  “文化要振興,優秀的家風和傳統不能丟。”冉鬱松介紹,除了總結家訓傳家風外,張家寨還將一處廢舊圈舍改造成立一個微型農耕博物館。村民都主動將自家的風簸、木犁、草鞋彎等老物件捐獻出來。

  “生活條件好了,但不能忘本。”王玉寬也捐出了自家熏肉的木炕和老式桿秤,“都是老輩們用的,送到博物館,希望娃娃們知道這些東西是幹啥的,知道他們的祖輩是怎麼生活的”。

  古樹古井“相依”

  王玉章家住在寨子裏地勢較高的山坡上,他家不遠處有一口古井,當地人稱“石塔井”,井水清冽甘甜。古井的正上方是一株300多年的黃連樹,兩人張開手臂才能將其環抱。而透過古井水面,依稀能看見黃連粗壯的樹根。乍一看,既感覺樹從井里長出來,又感覺井像挂在樹上。

  先有樹還是先有井?為啥黃連那麼苦井水卻這麼甜?年近70的王玉章“嘿嘿”一笑,也説不出所以然,只半開玩笑道:“這個水好,姑娘娃兒喝了皮膚都會變好”。從他記事起,這樹和井就一直在那兒,全寨人都喝井裏的水,井從來沒有幹過。

  “水養著樹,樹保著水。”王玉章説,這樹和井都是寨子的寶貝,前些年,大家自發把樹用木柵欄圍起來了,把井沿加固了,還給井搭了個“屋頂”。“等開春,我想在井和樹周邊空地上撒些草籽。”王玉章説。

  護水保樹這樣樸素的生態觀早已深入村民骨子裏。也正因如此,村裏百年以上的古樹仍有46株,每株古樹都被挂牌保護,真真做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護、樹有人保、責有人擔”。

  有商有量心舒暢

  “張家溝的山洪排往小秧地消坑”“漆樹槽的山洪排往半截田”“菜籽坨的山洪排往菜籽坨消坑”“桂花樹至螺絲井、碼頭至王玉昌家要修機耕道”“灌溉溝沿原來老溝路線”。

  10月15日晚,在張家寨議事室裏,8名村民代表就張家寨大塘口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展開了討論,並形成了如上意見。次日,施工隊便會按此開挖施工。

  為了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張家寨創立了議事會制度,由黨支部書記、組長、鄉賢、退役軍人、老幹部、組級黨員、婦女代表組成的議事會,每月會收集群眾訴求,並在每月第二周周六召開一次議事會,通報上月議事的落實情況,並討論收集來的訴求及相關項目的謀劃和具體落實。

  今年4月,縣裏計劃給新民社區撥20萬元,用于打造縣級鄉村振興示范點。負責前期申報方案的冉鬱松卻犯了難:20萬元,説多不多,説少不少,硬化幾條串戶路足夠,但打造縣級示范點,難!到底要不要積極申請,不要,錯過機會;要了,又擔心建不好,

  “上級撥款不管多少,都是好事”“大手大腳瞎折騰,再多錢也不夠”“錢不多,就省著用,花在刀刃上”“錢不夠,我們自己幹,不要工錢,石頭、木材我們自家湊”,在之後的議事會上,村民你一言我一語説出了自己的想法。

  “大家都積極往前衝,我沒理由打‘退堂鼓’。”經商議,新民社區決定以張家寨為核心進行示范點打造。隨後的幾個月,村民有錢出錢、有物出物、有力出力,幾乎所有的石頭、木頭都是村民自己出的,活動廣場的木雕、石碑都是村民自己找材料做的,村寨面貌煥然一新。冉鬱松算了一筆賬:所用的材料、人工折算下來,將近260萬元。

  20萬元幹了260萬元的事兒?!張家寨的經驗給當地基層幹部上了生動一課:送錢送物推動鄉村發展的幫扶模式已難持續,真正讓群眾動起來、幹起來,才是鄉村振興的動力之源。(記者 李自良 潘德鑫)

[責任編輯: 劉昌餘 鄧嫻]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9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