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10月27日電 題:貴州安順:茶企轉型升級 助力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羅羽
“我們立志做袋泡茶行業的引領者。”在位於貴州省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座廠房內,貴州金塵茶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中華自信滿滿地説,當地政府把他們“引”過來,他們還要“最大限度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這是一家致力於茶葉産品開發、生産和銷售的企業,自成立以來就積極探索原葉袋泡茶的運用,投放市場包括3款冷泡茶、6款熱泡茶在內的12個單品。
在該公司的廠房內,12條生産線開足馬力,50多名員工正在加快生産一批供珠三角地區的500萬元訂單的産品。在一街之隔的深加工項目工地上,工人們忙着首期3棟廠房的收尾施工。這個總投資10億元、建設面積6.5萬平方米的新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力爭帶動本地就業逾千人。
“近年來,以袋泡茶為代表的新市場持續增長。公司自2021年11月遷至安順,不到一年時間,已完成銷售額超3億元。”趙中華説,當初之所以選擇安順,是因為公司袋泡茶産品的生産原料主要是夏秋茶,安順正好擁有豐富又物美價廉的茶資源。
安順市農業農村局茶葉專班科長王艷莉介紹,近年來,擁有超40萬畝茶園的安順不斷推進夏秋茶生産加工和利用,在提高茶葉下樹率、增加産出、提升産品品質的同時,帶動群眾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安順有茶葉加工企業(合作社)235家,全市茶産業帶動超13萬名農戶增收。”王艷莉説,為進一步增強帶動能力,安順在支持和引導茶企向夏秋茶生産轉型升級的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引入新興茶企。目前全市有四五家生産夏秋茶的實力茶企。
從事夏秋茶生産10多年的安順禦茶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邵亦俊介紹,向夏秋茶生産轉型,企業需要改造廠房、購買新設備,還要建立新的産品研發團隊,從茶葉工藝、調配等方面進行研發。
“對傳統春茶生産企業來説,轉型升級殊為不易,卻是一個必經的過程。”邵亦俊以其公司為例説,該公司自2007年起逐步轉型、專注於夏秋茶生産,年産量從當初的數十噸發展到如今的千余噸,帶動本地固定用工逾百人,年均發放務工費數百萬元。
王艷莉介紹,為充分發揮不同茶企在茶葉生産、銷售、品牌推廣等環節的各自優勢,安順鼓勵、引導茶企以多元合作的方式進行優勢互補。
例如貴州金塵茶茶葉發展有限公司在着力發揮自身渠道和品牌推廣優勢的同時,加強與當地夏秋茶原料生産和研發的實力企業進行合作。
“今年公司已跟合作企業簽訂了2000萬元的産品訂單,以後每年還會按20%的增速遞增。”趙中華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