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民生有保障 枝葉總關情

2022-10-05 14:47:32  來源: 貴州日報

  “看病不用出遠門,村裏住院能報銷,我們的健康更有保障,生活越來越好了!”10月3日,印江自治縣新寨鎮高峰村長溝組村民黃朝進,看到入戶開展隨訪的村醫余淑紅,難掩心中激動。

  前不久,黃朝進在山上幹農活時,被野蜂蜇傷昏迷,危及生命。正在新寨鎮衛生院凱望分院上班的余淑紅接到電話,立即聯繫分院的救護車前往施救。經過在凱望分院一周的住院治療,黃朝進痊愈出院。

  “以前要是遇到這種緊急情況,只能將病人往縣城醫院送。”余淑紅説,現在通過推進中心村衛生室建設,農村醫療水準提高了,群眾看病就醫一般不用再跑遠路。

  民生事,最關情。多年來,我省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切實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有品質、更加美好。

  為解決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2021年以來,針對農村外出務工群眾多、常住人口少,村級衛生室醫療資源閒置,村醫收入不高、隊伍不穩等問題,印江創新推進中心村衛生服務改革試點,通過陣地聯動建設、隊伍統籌管理、健康合力守護,有效提升農村醫療服務能力,滿足農村群眾就醫需求。

  新寨鎮採取“鄉鎮衛生院+中心村衛生室+村醫連片管理”方式,將轄有上萬人口的凱望、高峰、龍塘等6個村衛生室進行整合,以人口相對集中,但距綜合性醫療機構較遠的凱望村為中心村衛生室選點,並將之作為鎮衛生院的分院進行建設。

  同時,按照“縣級指導+鄉鎮派駐+村醫輪崗”的方式,由縣中醫院明確1名醫生負責指導,鄉鎮衛生院選派2名管理人員長期駐留,下派2名專業技術人員輪崗駐點,充實中心村衛生室的醫療力量。

  通過下沉醫療服務資源,打造農村“30分鐘健康服務圈”,穩定了村醫隊伍,進一步有效解決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等問題。

  不單是群眾健康更有保障,幼有所育、學有所教、老有所養、弱有所扶等美好願景也逐步照進現實。

  為促進當地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充分調研分析冊亨、望謨兩縣的教育發展情況,及時給予政策傾斜。2010年起,興義一中和興義八中每年都從冊亨、望謨招收100名初中畢業生,要求學生的學籍戶籍均在這兩個縣,報按中考成績由高到低錄取。

  12年間,1100余名學子沐浴政策的陽光,走進“冊望民族班”教室,再走進大學,書寫出無數個讀書改變命運的生動故事。

  來自冊亨縣弼佑鎮落江村的覃繼光,2019年從黔西南州興義八中“冊望民族班”畢業考進北京大學。他感嘆:“從冊亨到興義,再到北京,我的人生能有出彩機會,離不開家鄉這些年教育的發展。”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畢節市七星關區正不斷改革傳統養老模式,採用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引進第三方服務機構等多種方式推進養老服務體係建設,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集中養護、醫養融合、布局合理、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係。

  今年78歲的樊章應老人是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松營村人,2009年住進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敬老院,到今年已經是第13個年頭。他説:“我們敬老院一共有76人,只要是達到入住條件的老人住進來,不管是吃、穿、住都不花1分錢,每個月還有135元零花錢呢!”

  目前,七星關區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17萬余人,該區因地制宜,完善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敬老院35所,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5所,不斷整合多元健康養老格局,提升養老服務水準,在基本醫療、日間照料、文化娛樂、精神慰藉等生活服務上,全力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記者 楊聰 夏民 楊詩雨)

  

[責任編輯: 鄧嫻 黃勇]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