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在六盤水市水城區蟠龍鎮百車河社區,晏庭銀家的獼猴桃園即將完成今年最後一輪采收。
凌晨5點,天還沒亮,晏庭銀就和妻子摸黑來到園子裏,兩小時工夫,七八百斤果子就下了樹。為了趕在下午4點前發快遞,夫妻倆總是很早就開始忙活,採摘、分揀、包裝每一個流程都十分仔細。
“發完今天這批訂單,就全賣完了,接下來開始準備割草、撒有機肥,為明年的産量和品質打好基礎。”還沒時間盤算今年的收成,晏庭銀就在心裏為明年的種植做起了打算。
做農業的人就是這樣,圍着土地,時刻都閒不下來。作為遠近聞名的土專家,晏庭銀在當地種植紅心獼猴桃經驗十足,他的園子曾被授予過“貴州最美獼猴桃園”的稱號,被邀請到各地去講課,談經驗教技術。他直言:“每一顆果子,我們都要確保它的糖度和個頭達到採摘標準,才能銷售,要有好的品質,就要按好的標準來執行。”
嚴謹專業的態度,為每一年的銷售市場打下基礎,老客戶是晏庭銀近年來積累下的最大資源。因為信得過他,不用看樣品,一個電話就能完成交易,短短十余天,獼猴桃就銷售一空。即便如此,客戶的電話仍然不斷,他不得不在微信朋友圈裏發布了“明年見”的信息。
坐下來算起豐收賬,晏庭銀心裏樂開了花,他翻翻手機裏的訂單説:“北京、廣東、福建、浙江……全國各地訂單都有,今年3畝果園産了8噸果,一斤賣13元,這收入還可以。”
如今,紅心獼猴桃已經發展成為六盤水農業轉型升級的亮麗名片。在當地,像晏庭銀這樣靠獼猴桃增收致富的人,多達14.86萬人。
貴州得天獨厚的氣候環境,為“貴字號”水果産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近年來,貴州立足重點區域地方特色優勢樹種,大力推進特色優勢水果産業集群式發展,水果産業豐收的喜悅處處可見。
豐收,意味着農民辛苦一年的汗水,在土地裏開出了花。
今年,在清鎮市紅楓湖鎮蘆荻哨村,這份汗水澆灌的花朵,結出了不同的果子。“這幾個棚栽的都是‘陽光玫瑰’,品質好壞,就看每一串的葡萄是不是個大飽滿,每一顆葡萄的大小是否一致,甜度是否夠……”走進葡萄園大棚,貴州智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産總監莫曉東熱情地介紹,今年産量有30來噸,葡萄還未摘下,訂單就早早簽完了。
“陽光玫瑰”的種植,是紅楓湖鎮近年來在原有水晶葡萄的基礎上,探索出的一條新路子。莫曉東坦言:“因為當地栽種水晶葡萄年份久了,品質上就有所影響,加上原來的水晶葡萄皮十分薄,不方便運輸,價格也不高,大家的種植信心都不太足。”
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不能走從前大規模種植水晶葡萄的老路。有了這個思路,貴州智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了新的産業升級,除了研判市場栽種了售價高的“陽光玫瑰”,還精心挑選了其他幾個品種。
新興品種加快發展,傳統品種也在改造升級。紅楓湖鎮副鎮長張垚&&:“我們不僅和智聯公司合作栽種‘陽光玫瑰’及其它品種,也單獨給了他們兩畝地,用作嫁接改良我們的傳統水晶葡萄産業,目前正是試驗階段。”
這頭精耕細作迎豐收,那頭“方寸精雕”見奇效。隨着紅楓湖畔秋風起,揚起了又一年的豐收的信心,果農們看著眼前的土地,商量着引入新品種升級自家園中的葡萄,老産業迎來“新方子”,人們又開始為明年的豐收做起了準備……
金秋水果好滋味,“甜蜜”豐收到農家。如今,不光是獼猴桃、葡萄,蜂糖李、藍莓、百香果、火龍果等各種特色優勢水果在全省遍地花開,一年豐收一年盛景,甜蜜産業碩果纍纍。(記者 梁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