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培育“金名片” 端穩“金飯碗”——貴州勞務品牌建設不斷提質升級

2022-09-16 08:35:23  來源: 貴州日報

培育“金名片” 端穩“金飯碗”

——貴州勞務品牌建設不斷提質升級

  “聽説是龍吟來的,大家都覺得信得過!”王文舉是普安縣龍吟鎮人,在山東省日照市一建築企業幹架子工,他説:“我幹了差不多9年,現在每個月工資能拿14000元左右。”

  “龍吟架子工”已成為業界“品質認證”的名片,2021年創下3.4億元務工收入。

  樹一個品牌,活一個産業,富一方百姓。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勞務品牌代表勞動者有較完備的素質技能和優質的服務品質,尤其對于外出務工人員,它更是撬動就業“金飯碗”的敲門磚。

  今年,我省明確到年底所有縣(市、區)至少培育1個勞務品牌,力爭到“十四五”末,形成一批具有貴州特色和廣泛影響力的省級優秀勞務品牌。

  依托地域特色 打造勞務品牌

  在8月底結束的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全國選拔賽中,我省選送的“都勻毛尖技工”勞務品牌成功晉級全國總決賽。

  都勻毛尖是茶中極品。“但茶葉種植管護技術欠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行業沒有統一標準,導致産品品質不一。”都勻市茶産業服務中心主任聶彬説。

  為此,都勻先後出臺《都勻市茶産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都勻毛尖技工”係列培訓工作實施方案》等,組織全市廣大幹部職工和涉茶人員參與“都勻毛尖技工”種植、管護、加工、審評以及茶藝表演係列培訓,積極打造“都勻毛尖技工”勞務品牌,把提升技能含量作為推動都勻毛尖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

  依托地域資源,打造勞務品牌,貴州不斷總結並強化各地勞務品牌特色,讓行業領先、技能突出的領軍勞務品牌持續涌現。

  加強技能培訓 提升品牌品質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在正安縣,年産吉他600萬把,産值60億元,離不開“正安吉他工匠”這一勞務品牌的係統化培育及專業化打造。

  “正安吉他做出名堂,根本在于有精益求精、務本求實的吉他工匠。”正安縣就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正安通過建立大師工作室以師帶徒,引導校企合作定制人才,以及每年對吉他産業相關人才開展集中培訓、跟崗實習、一對一交流、外出觀摩等,不斷提升吉他工匠的專業技術水準。

  2016年,韋會勤從安場鎮前進村和平組搬到瑞濠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通過技術培訓進入貝加爾樂器公司務工,幾年下來,從制作工人升到了車間主管,收入也從每月3000元漲到了5000余元。

  給技能“充電”,讓就業“來電”,勞務品牌讓勞動力實現從“賣力氣”到“憑技能”的根本轉變。松桃自治縣石梁鄉勝利村的田茂媛從沒想到有一天會成為職業繡娘,去年,她的工作室生産了100多件苗繡産品,毛利潤達24萬元。重慶市秀山自治縣職教中心以10萬元年薪聘請她作為苗繡導師。

  如何讓文化得以傳承,並推動“指尖技藝”轉換為“致富産業”,松桃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組織方式,帶動婦女繡出幸福新生活。目前,共培育特色手工産品企業超150家,培訓繡娘2萬余名,實現産值3.2億元,帶動2000多名脫貧婦女穩定增收。

  暢通對接渠道 促進群眾增收

  “我們鎮數千名外出務工人員,十有八九是在工地上搭腳手架,其中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包工頭,他們從總承包商手裏承攬工程,然後帶領鄉親們一起幹。”作為第一代“龍吟架子工”,鄧吉堯見證了這支走南闖北勞務大軍形成的過程。

  如今,“龍吟架子工”已經發展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從依靠“傳幫帶”聚集人氣到有組織的勞務輸出,黔西南州在加強用工資訊對接,促進精準供需匹配上下足了功夫。

  黔西南州人社局局長王軍説:“東西協作、政企溝通、就業服務‘三大要素’不可或缺。”近年來,黔西南州與廣東惠州市就簽訂州、縣兩級合作協議8份,在惠州市挂牌成立勞務協作站8個,惠州市在黔西南州建立用工儲備基地9個。

  望謨縣則把這種以一帶多促進增收的模式,形象地稱為“蜂王行動”,將群眾中有能力有威望的勞務經紀人發掘出來,並不斷培育和發展“蜂王”,形成務工就業的“蜂巢效應”,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程度。近三年來,該縣共培育“蜂王”118人,累計帶動8.3萬名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

  省外輸出,省內拓崗。貴州以縣為單位,不斷加強外出務工人員與勞務輸出地機構雙向對接,推動形成各具特色的貴州勞務品牌,助力千家萬戶端穩就業“金飯碗”。(記者 趙雨思)

[責任編輯: 劉昌餘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06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