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持續高溫天氣影響,遵義部分地區旱情嚴重。全市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同時間賽跑、與旱情決戰,用全力推進抗旱救災各項工作,成為炎炎酷日裏的一道風景。
“辛苦田書記,這些水夠我吃一段時間了。”余慶縣官倉村大山組村民周英余拉着送水的駐村第一書記田申甲連連道謝。
“吳大爺,這次送的水可以吃3天,3天后我們再來,如果中途有需要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説完,田申甲又趕去下一戶村民家中送水。
自8月15日起,官倉村駐村幹部帶領全村黨員成立應急送水小分隊,每日分4個時段,固定時間點,按照“歇人不歇車”的方式,全天候為面臨人畜飲水緊缺難題的村組送水。
“鄉親們,水來了,都出來接水。”8月18日,正安縣桴焉鎮,送水車不停穿梭在各村組之間。
“政府對我們太好了,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給我們送來了及時水。”65歲的低保戶王世明老人説,供水車每天兩趟準時送水進村,解決了大家的飲水難題。
“快!這裡管道有破損,來兩個人把工具拿過來,其他人一起來抬一下!”赤水市官渡鎮仙鶴村第一書記何濤喊着,村幹部和村民們立馬行動起來,齊心協力修補供水管道。
新蒲新區三渡鎮黨委和雙河村黨支部工作人員,經過6個小時不懈努力,終於接通了520余米長的水管管道,全力保障87戶400餘人的用水需求。
綏陽縣青杠塘鎮上灣村組建了40餘人的“抗旱先鋒隊”,對頭道河水源到野茶壩區全長8公里的雜石、淤泥、枯枝進行了清理,現在,群眾接上水管就可以給農作物澆水了。
“昨天,我還在愁水田缺水可咋辦,今天就給咱送水來了,你們心裏裝着老百姓啊。”正安縣樂儉鎮長興村種糧大戶桂健剛望著嘩嘩流入田裏的水,高興地説。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長興村135名群眾主動參與抗旱救災,全村新建水池6個,調水53余次,安裝水管1萬7千余米。
目前,遵義市已組建黨員先鋒隊1922支,25429名黨員志願者,21845名幹部、2927名駐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奮戰在抗旱減災一線,送水3.2萬噸,解決群眾生産生活用水難題29152個。(記者 華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