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在貴州省桐梓縣海校街道辦事處水井社區,孩子們在拼讀單詞。
今年73歲的劉曉生是重慶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師。2013年,他第一次來貴州遵義桐梓縣避暑游玩時,偶然發現山區孩子的英語基礎較差,便萌生了義務為他們輔導英語的念頭。從那時起,每年暑期,他都回到桐梓縣租住民房,在村民的院壩裏給孩子們輔導英語,10年間從未間斷,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壩壩老師”。劉曉生説,他雖然退休了,但還想力所能及地為教育事業發揮餘熱。
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攝

8月20日,在貴州省桐梓縣海校街道辦事處水井社區,孩子們在拼讀單詞。
今年73歲的劉曉生是重慶一所高校的退休教師。2013年,他第一次來貴州遵義桐梓縣避暑游玩時,偶然發現山區孩子的英語基礎較差,便萌生了義務為他們輔導英語的念頭。從那時起,每年暑期,他都回到桐梓縣租住民房,在村民的院壩裏給孩子們輔導英語,10年間從未間斷,被當地村民親切地稱為“壩壩老師”。劉曉生説,他雖然退休了,但還想力所能及地為教育事業發揮餘熱。
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