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暑假,搬遷社區裏來了群“大夥伴”

2022-08-16 15:30:13  來源: 貴州日報

  “我去‘小課堂’上學了。”家住正安縣瑞濠街道新龍孔社區的小學生季娟一大早就蹦蹦跳跳地出了門。

  季娟提到的“小課堂”名為“希望小課堂”,這是共青團正安縣委依託“夥伴計劃”,組織開展的暑期青年社區服務活動。參與者都是在校大學生,他們來到社區幫助社區青少年特別是留守兒童健康快樂地過暑假。在社區孩子們的眼裏,這些哥哥姐姐,都講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會唱歌、會跳舞、會畫畫,還會彈樂器、講各種好聽的故事,他們是老師更是“大夥伴”。

  “老師們教會我們很多知識,前天我是‘小導游’,昨天當了‘小醫生’,今天我要當名‘吉他手’。”前往社區“希望小課堂”的路上,季娟和小夥伴邊走邊分享,言語間對今天的吉他課滿懷期待。季娟和小夥伴所在的新龍孔社區是搬遷社區,許多孩子因為父母忙於工作,暑假期間缺乏照管。

  自7月以來,“希望小課堂”前後迎來了遵義醫科大學、貴州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4支大學生支教隊伍,課程安排上無縫銜接,接續陪伴搬遷社區孩子暑假生活,呵護他們成長。

  自從“希望小課堂”開講,新龍孔社區的孩子們就喜歡上這裡。“老師們教我們彈吉他、做實驗,還會陪我們玩游戲,這個假期我學到了好多新知識。現在我已經知道如何進行垃圾分類啦。”小學生韋婷説。

  早上9點,“希望小課堂”裏傳來陣陣樂聲。

  “大家跟着老師的節奏,找到第二根弦,用手指輕輕撥動。”在北京師範大學白鴿青協晨熹支教隊隊員趙若蘭的悉心講解下,40多名孩子手抱吉他端坐,聽得仔細學得認真。

  等到課間游戲時間,北京師範大學白鴿青協晨熹支教隊隊長黃靜瑩接過趙若蘭的“任務”。“誰要玩腦筋急轉彎呀!”一語畢,剛剛放下吉他的孩子,立馬歡快地跳起來,圍在她的身邊。

  “什麼樣的腿最長?打一成語。”“一步登天。”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答,讓小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不時傳出陣陣爽朗的笑聲。

  “每天一睡醒就想來‘小課堂’,在這裡學習、玩耍,因為老師們的陪伴,這個暑假過得很有意義。”自從“希望小課堂”一開班,季娟就從未缺席。

  瑞濠街道“希望小課堂”負責人孫潔告訴記者:“陪伴是送給搬遷社區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夥伴計劃’點亮了孩子們的暑期生活,給他們送來了知識、溫暖和陪伴。”

  共青團正安縣委將繼續增強共青團對青少年的服務能力,發揮組織優勢,廣泛動員青年組織、志願者等力量共同參與“夥伴計劃”,並主動與更多高校團委進行常態化溝通,搭建起共青團正安縣委與省內外高校團組織常態化互動交流平台,暢通與高校團委之間&&合作的制度化渠道,積極爭取更多高校的實踐基地落戶正安,爭取更多高校學生到正安開展實踐活動,幫助搬遷社區的青少年更好融入社區生活。(記者 盧世容)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1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