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走進中華村榨油坊,一股濃郁的油香味撲鼻而來。這座佔地1000余平方米的榨油坊,是遵義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結對幫扶正安縣流渡鎮中華村的成果之一。
今年6月榨油坊運營以來,通過挂幫單位分批次定點約時供給的方式,解決了基層缺乏産業發展訂單,無銷售市場的問題。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該村榨油坊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萬元。
扶持中華村原有産業發展,是駐村工作隊的重頭戲。今年6月,駐村工作隊向派出單位申請了一筆專項産業發展資金,將計劃用於中華村鷹嘴蜜桃基地的規模再擴大和周邊設施完善,讓當地産業更加科學化、規模化發展。
“我們將繼續利用遵義醫科大學及附屬醫院的幫扶優勢,把我們的産品帶進醫院,帶進工會,讓幫扶關係更上一層樓,讓當地更多群眾嘗到對口幫扶産業發展的紅利。”遵義醫科大學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隊員、流渡鎮中華村駐村幹部楊華介紹。
人才幫扶,也是駐村工作隊工作的重要內容。在了解到當地醫療衞生水平不高後,駐村工作隊組織當地衞生室負責人前往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為期一月的全科學習,增強理論基礎,提升實操經驗。
“我們學習回來後,可以更早、更準確地為當地百姓診斷病情,提出治療方案,減少了群眾因病情不清反復奔走的情況。”流渡鎮中華村衞生室負責人秦晉説。
截至目前,遵義醫科大學駐村工作隊在當地開展義診7場次,組織幹部群眾體檢2場次,共涉及2000餘人,並協調資金43萬餘元,為中華村在鞏固基層黨組織、産業發展、項目推動、辦公陣地建設等方面注入強大動力。 (葉歡 涂雲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