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秀區深化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把志願服務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和重點任務來推進,在全區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志願服務團隊和志願服務項目。2022年6月,西秀區積極響應省精神文明辦的號召,統籌資源力量,建設志願服務項目孵化基地,打造優秀志願服務項目的溫暖“搖籃”,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規範化、體系化、項目化發展。
強根基,提升服務高度。一是明晰定位融資源。為了更好地整合資源,西秀區將志願服務項目孵化基地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毗鄰建設,與中心共享陣地資源,以傳播志願服務專業知識、打造志願服務項目示範典型為目標,深入探索推進志願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二是建強功能引人才。基地建設堅持以陣地共享、交流互動、培訓提升、宣傳推廣為一體的理念,內設洽談區、辦公區、活動區、培育區、提升區5個區域,建有書畫室、舞蹈室、心理諮詢室、電子閱覽室、創意模型室、生物標本室等23個功能室。首批19支志願服務隊伍入駐基地,服務類別覆蓋科學普及、生態環保、關愛少年兒童、扶老助殘、宣傳宣講、社區治理等領域。邀請省、市、區11名專家導師作為“導師團”,為入駐隊伍和項目提供專業的志願服務體系建設、心理健康輔導、家庭教育、文化傳承、社區治理等各方面專業培訓指導。
定流程,增強服務力度。基地按照“入殼、孵化、出殼”的流程,為全區優秀志願服務項目提供優質全程“一站式”服務。一是“入殼”注重廣泛發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廣泛徵集、了解優秀的志願服務活動或想法,由孵化基地組織人員對項目可行性、實效性進行評估,將符合條件的志願服務項目引入基地“入殼”,等待“孵化”。二是“孵化”注重全面支持。在孵化基地,志願服務項目可以得到陣地共享、隊伍建設、能力提升、基金支持等全方位的支持幫助,通過邀請專家開設講座、組織外出交流學習、定期開展座談會等方式為志願服務項目答疑解惑,促進思想碰撞,提升服務水平。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對優秀的志願服務項目注入經費支持,幫助其建設陣地,扶持其壯大隊伍實力,擴大項目服務範圍,促進優秀志願服務項目快速成型。三是“出殼”注重常態跟蹤。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定期舉辦志願服務項目評比大賽,參與孵化的志願服務項目獲獎後即可以“出殼”,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豐富的融媒體平台,“出殼”後的項目會獲得持續宣傳推廣、經驗提煉、推薦參與省、市項目評比等服務,幫助優秀項目進一步提升影響力,吸引更多志願者參與,更好地為全區人民提供普及化、精細化、個性化的志願服務。
重成效,優化服務深度。通過孵化基地的“加持”,西秀區一系列特色項目服務對象更加精準、服務範圍更加廣泛、服務成效更加明顯。一是創新理論進入尋常百姓的腦海心田。通過內容、隊伍、陣地三個“活起來”,西秀區“雲上講堂”“主播有話説”“仡佬學堂”“書香把士”“苗語連珠”“快板傳黨音”等一系列宣講志願服務項目用方言、山歌、戲曲、抖音新媒體等老百姓喜聞樂見、耳熟能詳的方式送文化、送政策、送知識、送服務,讓老百姓願意聽、聽得懂,對黨的思想認同、情況認同大大增強。二是文明新風融入群眾生活的細枝末節。通過“文明超市”積分兌換的引導,群眾自發參與“心願快遞”“安心在身邊”“和諧鄰里”“服務百事通”等志願服務項目,鄰里之間提供生活中的點滴幫助,促進群眾參與鄉村自治,有效遏制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不斷改善農村精神風貌。三是文化樂園建在百姓群眾的村寨門口。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推動“戲曲進鄉村”“花燈感黨恩”“青春伴夕陽·留住夕陽美”等特色服務項目走進千家萬戶,把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文藝送到百姓家門口,在滿足群眾對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的同時,提升群眾幸福感。四是精神力量匯聚城鄉發展的不竭能源。讓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凝聚精神力量,真正在服務産業發展、經濟建設上發揮實效,凝聚群眾奮鬥決心,開展“‘蠟’出我的真心 染出你的幸福”“他鄉的家 把士民居”“六規治鄉”“扶貧車間”等項目,給予群眾政策、技術、保障等各方面支持,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提供源源不斷地精神發展“新能源”,共同建設美好、富裕的宜居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