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去年來,貴州在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着力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切實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全程嚴把食品安全“十個關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截至目前,全省未發生源頭性、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
把好源頭關,深入開展農資打假,凈化農資市場,全面試行食用農産品達標合格證制度,堅持檢打聯動,開展農産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深入開展食用農産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把好校園食品安全關,以“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為載體,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整治和風險專項監測,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建設“校園食品安全自查&&”,組織開展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全覆蓋培訓考核。
把好餐飲質量安全關,圍繞治理“餐桌污染”、制止“餐飲浪費”,全面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一步強化食品安全全程管控力度,着力優化餐飲服務市場環境,切實堅守食品安全底線。把好“小作坊”食品安全關,截至目前,全省食品生産“小作坊”登記1.86萬家,較2021年底增長12.5%。
把好大宗食品和保健食品安全關,組織開展食品標籤、面製品、肉製品等專項執法檢查,不斷規範大宗食品生産加工行為。把好網絡餐飲安全關,持續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治理,督促落實網絡餐飲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範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對條件不具備、設施較差、存在食品安全嚴重隱患的網絡餐飲服務提供者和小餐飲,要求其“關、停、並、轉”。
把好抽檢監測關,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活動,聚焦“米袋子”“菜籃子”等日常大宗消費品和高風險食品開展監督抽檢。2021年以來,完成食品抽檢18.9萬批次。把好冷鏈食品安全關,緊盯疫情防範風險點,建立聯合防控工作機制,組織開展冷庫底數、貯存條件、追溯管理、污染風險、環境衞生、物流運輸、産品質量“七查”行動,加快完善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全省3995家冷鏈食品相關企業接入“黔冷鏈”系統。
把好執法辦案關,打好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攻堅戰”,深入開展解決群眾食品安全“急難愁盼”問題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整治、網絡餐飲食品安全整治及“長江禁捕打非斷鏈”等行動。把好食鹽監管關,加強食鹽質量和專營秩序監管,全省食鹽定點批發企業質量安全風險分級和監督檢查實現全覆蓋,2021年以來食鹽質量監督抽檢合格率達到100%。(記者 方亞麗 朱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