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匯川:婁山藤編手藝人“編”出傳承路

2022-06-15 14:48:08  來源: 匯川區融媒體中心

  “我從10歲開始就跟老一輩學習藤編技藝,最初是當作一個愛好,沒想到這成為了我的‘終身事業’。”

  匯川區板橋鎮婁山關社區村民馬天志,10歲開始學習藤編技藝,17歲時就成為藤編技藝的行家裏手,如今已59歲的他談及藤編,言語中難掩熱愛之情。

  據了解,婁山關藤編起源於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年,當地農民周先文在四川學得藤編技術,回鄉帶動婁山關社區及板橋鎮周邊村寨興起藤編産業,逐漸形成了板橋古鎮藤編一條街。馬天志便是藤編技藝的傳承者之一。

  據介紹,藤編製作工藝一般要經過打藤(削去藤上的節疤)、揀藤、洗藤、曬藤、拗藤、拉藤(刨藤)、削藤、漂白、染色、編織、上油漆等十幾道工序。

  “光是藤編基料拼接就有着大大的‘學問’。構思的落實、孔洞的距離、基料的長短……稍有偏差,都會影響最終成品,藤編工藝的繁雜註定學成這項技藝需要長期的堅持和練習。”馬天志告訴筆者,接觸藤編幾十年來,他在藤編技藝上廣納博采,吸納藤編精髓。閒逛遵義街頭,看到書攤上只要登載有藤編知識和藤編圖案的書籍,即使書價再貴,他也毫不猶豫掏錢買回家研究試編。除此,還遠赴廣州考察,跑遍了這個大都市的藤編企業,學習藤編新知識。

  為了抱團發展,做大做強藤編産業,2004年,馬天志牽頭組建婁山關藤編協會,並擔任會長,還成立了藤編協會黨支部,任黨支部書記。有了黨建引領,婁山關藤編不摻雜使假,件件成為藤編精品,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馬天志編織的藤編産品更是上等好貨,遠銷重慶、四川、廣東、廣西、天津、上海及省內各地。

  “我今年59歲了,培養了十幾個徒弟,就是希望能把婁山藤編技藝傳承下去。”馬天志説。

  為讓婁山藤編走出山區,多年來,婁山社區通過展銷會、藤編比賽等多種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鼓勵當地藤編手藝人不斷開發新産品,吸引帶動更多年輕人學習婁山藤編。

  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推廣下,藤編産業得到了發展壯大,藤編製品銷量節節攀升,越來越多人開始接觸藤編産業。他們有的是返鄉人員,有的是家庭主要勞動力,不管是誰,馬天志都會將藤編技藝傾囊相授,希望讓有意學習之人成為婁山藤編的手藝人。

  值得一提的是,紅色聖地婁山關每年都會吸引許多游客,游客們常會來觀賞手藝人製作藤編製品,有的還會選購幾件帶回家,進一步助推了藤編産業發展,這也更堅定了藤編手藝人們傳承藤編技藝的信心。

  “婁山藤編歷史悠久,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藤編産業的發展。目前我們通過多渠道宣傳,拓寬藤編製品銷路,並借助産業發展解決當地居民的就業問題。接下來,我們社區還將繼續以黨建為引領,以旅游産業帶動藤編産業發展,讓婁山藤編走出大山。”婁山關社區居委會居監委主任兼黨總支委員陳文進&&。(龔睿 陳立果)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42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