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雲岩區在大營路街道萬江社區組織召開“一圈兩場三改”現場調研觀摩會。區委書記朱剛,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王黔,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曉陽,區政協主席張洪,區委副書記楊雄剛,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區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各街道(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共70餘人參加現場觀摩。

今年以來,雲岩區委、區政府以雲黨發〔2022〕1號文件,印發了關於發動群眾全面參與“一圈兩場三改”的實施意見,配套建立嚴格考核辦法,每逢單月由區委常委會通報各部門、各街道(鎮)考核排名。在“一圈兩場三改”工作中,立足於把群眾知曉、參與、監督、滿意貫穿始終,把全面收意見、定準定項目作為基礎和關鍵,在萬江社區採取紙質端、手機端同步錄入調查問卷的方式,遍訪2211戶居民,收集各類意見36個方面2408條,運用大數據手段精準鎖定每家每戶意見並有力予以回應,把群眾急難愁盼事項歸併為18個集中問題並同步做好整改,通過群眾提、群眾議、群眾評、群眾享,把群眾意見變為了11個可落地、可感知的項目並全部啟動,其中10個項目將於年內建成。通過不斷探索實踐,形成了“一二三四”工作法和“一圖一表一平台”工作模式。
在萬江社區各個項目實施點位,與會人員先後現場觀摩了萬江社區垃圾分類示範點、社區微改造、社區養老服務站、室內下水管道改造、增設健身器材、加裝電梯、“三線精神”文化墻、“壹刻寶”文化驛站等項目建設情況,聽取萬江社區“一圈兩場三改”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和有關做法講解。與會人員對建立生活圈要素配置圖、四張清單一覽表、群眾監督平台的“一圖一表一平台”工作模式,以及堅持“一個原則”(量力而行、盡力而為)、把握“兩個重點”(全面收意見、精準定項目)、突出“三個環節”(做實事前調研、做好事中建設、做優事後管理)、建立“四張清單”(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資金清單、責任清單)的“一二三四”工作法&&讚同,認為“萬江社區‘一圈兩場三改’問題導向十分明確、實施路徑十分清晰,群眾工作十分紮實,‘一圖一表一平台’讓群眾對建什麼項目、建在哪、建管運營誰來做,都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把群眾知曉、參與、監督、滿意貫穿始終”。

現場觀摩後的第二階段,雲岩區大營路街道運用大數據2D模型,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萬江社區如何把群眾知曉、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滿意四個環節抓實的具體做法。大家認真聽、認真記,對遍訪居民、徵集意見、數據匯總、意見歸類,如何形成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資金清單、責任清單興趣濃厚,認真翻閱會議資料,不時舉起手機拍攝2D建模展示內容。據了解,萬江社區11個“一圈兩場三改”項目,資金量共3951.31萬元,其中,上級資金1212.5萬元,社會資金2337.2萬元,平台及融資121.61萬元,區級財政兜底部分280萬元,真正做到了“花小錢辦大事”。
對與會人員普遍關注的收意見、定項目、建清單、抓實施、做回訪等方面問題,工作人員詳細講解了如何做到每家每戶提的意見都可追溯、可查驗、可回訪,對2408條意見歸併的問題和項目分別採取“四個一批”方式,即馬上解決一批,對問題相對簡單、需要及時協調的意見,實行邊走訪、邊解決、邊反饋;限期辦結一批,對群眾反映的充電難、鼠患、野廣告、水錶箱電表箱破舊等問題,確定整改時限,限期完成;試點推動一批,對需要重點攻堅的,試點先行,後期再根據居民意願持續鋪開;年內建成一批,根據“項目清單”推進項目落地實施。
區委書記朱剛指出,“一圈兩場三改”是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落地落實的有效措施,是推進城市基層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要堅持把全面收意見、精準定項目作為關鍵中的關鍵、基礎中的基礎,把群眾知曉、參與、監督、滿意貫穿始終,建好用好“問題清單、項目清單、資金清單、責任清單”,找準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精準施策、務求實效。要將實施“一圈兩場三改”與社會治理、安全穩定、城市品質等工作統籌融合、一體推進,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有力解決、有效化解各種風險隱患,不斷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現場觀摩結束後,同日下午,朱剛主持召開區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研究雲岩區“一圈兩場三改”工作,大營路街道作交流發言,區住建局、區督辦督查局分別匯報全區“一圈兩場三改”推進情況和雙月考核排名情況,3家排名靠後的單位在會上作檢討發言。

朱剛強調,要把“一圈兩場三改”作為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圍繞提升群眾滿意度、城市治理高度、幹部作風轉變效度、“爽爽貴陽”美譽度,把群眾知曉、參與、監督、滿意貫穿始終,讓老百姓的幸福在家門口升級。要全面收意見。紮實做好入戶走訪群眾的基礎工作,入戶前作好準備充分、入戶中精準收集信息、入戶後細緻分析研究,確保“一圈兩場三改”建設符合群眾意願、得到群眾認可。要精準定項目。根據群眾急難愁盼程度,分清輕重緩急,把“問題清單”轉化為“項目清單”,馬上解決一批、限期辦結一批、項目推進一批。要大力抓實施。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效於民,做優教業文衛體、老幼食住行等公共服務,完善停車場、農貿市場等公共配套設施,把各項任務往前趕、項目進度往前推。要系統強治理。樹立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把“一圈兩場三改”與安全生産、與社會治理統籌起來、融合打捆、一體推進,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消除各類風險隱患。要有力轉作風。把“一圈兩場三改”作為幹部作風工程抓緊抓實,推動資源和力量向基層下沉,把問題解決在一線。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要親自研究、親自協調、親自督辦,真正做到靠作風吃飯、用數字説話、憑實績交卷。
區直相關部門,各街道(鎮)及區屬平台公司主要負責人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