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日,尤榮利操作垃圾清理船在江面上清理垃圾。
60歲的尤榮利是畢節市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村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尤榮利全家都以打魚為生。近年來,化屋村全面取締網箱養殖,全面完成退捕任務,尤榮利也和家人們一起成立了黔西市畫廊航務有限公司,轉“漁船”為“遊船”。除了經營遊船,尤榮利還義務承擔了江面垃圾清理的工作,為烏江的生態維護盡自己的一份力。
全面禁漁生態修復,水環境日益向好,加上特色民族風情,如今的化屋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6月2日,尤榮利操作垃圾清理船在江面上清理垃圾。
60歲的尤榮利是畢節市黔西市新仁鄉化屋村村民,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尤榮利全家都以打魚為生。近年來,化屋村全面取締網箱養殖,全面完成退捕任務,尤榮利也和家人們一起成立了黔西市畫廊航務有限公司,轉“漁船”為“遊船”。除了經營遊船,尤榮利還義務承擔了江面垃圾清理的工作,為烏江的生態維護盡自己的一份力。
全面禁漁生態修復,水環境日益向好,加上特色民族風情,如今的化屋村,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光。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