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信息展播>>正文

匯川:壩區種菌 “田保姆”繪就“致富圖”

2022-05-07 18:21:46  來源: 匯川區融媒體中心

  近年來,匯川區板橋鎮組織黨員幹部、農技專家下沉一線開展培訓,大力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經過多年努力,20余名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在板橋鎮生態農業發展中挑起大梁。板橋村三衙莊村民胡功其就是其一。

  據了解,胡功其是土生土長的板橋村人,憑着一股吃苦耐勞和永不言棄的勁兒,通過發展食用菌種植撐起當地村民的“致富傘”,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田保姆”。

  在産業發展中,胡功其引進羊肚菌、香菇、平菇種植,種植面積4畝,年收入10萬元,帶動當地剩餘勞動力30餘人就近就業。

  連日天氣晴好,正是食用菌採摘好時節。在胡功其家的食用菌大棚內,羊肚菌、香菇、平菇爭先恐後破土而出,長勢喜人,種植戶們正忙着採摘、打包發貨。

  胡功其回憶,自己與食用菌種植結緣,要從2014年説起。當年,他從村委會離職後,偶然了解到食用菌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結合板橋鎮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他萌生出流轉土地發展食用菌種植的想法。

  説幹就幹,沒有食用菌種植技術怎麼辦?胡功其先後輾轉各地食用菌種植基地考察學習,在農忙之餘通過查看相關書籍、虛心向同行請教、向專家求解等方式學習食用菌生産技術。

  2021年,他種植的平菇和香菇喜獲豐收,嘗到甜頭的胡功其決定試种經濟效益更高的羊肚菌。

  “種植平菇和香菇可以實現個人致富,但還不足以帶動其他村民共同增收致富。”胡功其説,“引進羊肚菌後,由於缺乏種植技術,我便&&生物研究所專家張志超作技術指導,一邊學一邊種植,經歷數次失敗後,終於成功種出羊肚菌。”

  隨後,胡功其通過貸款、村民合資等方式籌集資金38萬元,建起6個食用菌大棚,專門種植平菇、香菇和羊肚菌。

  同時,通過與村合作社、其他種植商戶合作,抱團發展,與經銷商簽訂生産訂單,延長“培育+生産+銷售”産業鏈。

  如今,胡功其已成為一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其過硬的種植技術和食用菌種植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業增收渠道。

  家住板橋鎮板橋村的村民葉乃強已在胡功其創辦的食用菌大棚做工2年,説起現在的收入,他&&很滿意:“我現在50多歲了,到外地打工也不方便,在這裡做工一年下來收入還不錯,也不耽誤去別處打零工。”

  談及今年的種植計劃,胡功其説:“一人富不算富,要帶鄉親走上致富路。今年,我們已同村合作社合作,計劃新建6個棚,預計增加15萬元收入,可帶動30余當地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任婭婭)

[責任編輯: 吳雨]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2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