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貴州頻道
貴州頻道 返回首頁
>>正文

奮鬥者正青春|王玉輝:探索黨建引領新的鄉村發展模式

2022-05-04 09:39:17  來源: 新華網

  【人物簡介】王玉輝,貴州電網公司派駐紫雲縣新塘村駐村幹部。

  新華網:你最想為村裏做些什麼?

  王玉輝:作為一名共産黨員,作為一名貴州電網黨校的工作者,我們希望探索一個黨建引領的新的鄉村發展模式,既是建立展示鄉村的特色平臺,也是開展文化教育活動的渠道,聚合人氣,廣結善緣,合力推進新塘村的發展。去年,對于這個想法我們也作了實踐,我們在新塘村開辦“微黨校”,初步嘗試以村黨支部為起點,黨校搭橋,開展黨建聯建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不僅為新塘村帶來了來自貴州電網公司的關注和支援,也為新塘村未來發展帶來了機遇。比如説,我們在開展活動中,來自貴州省農科院的專家看到了我們新塘村的林業資源,為我們新塘村提供了林下種植羊肚菌的技術和幫助。在另一個方面,我們在村裏還開展了“代賣農産品”“宜居鄉村環境清理”“清河行動”“學生輔導小課堂”等不同形式的為民服務活動,提升駐村工作隊、村支兩委幹部幹事創業的本領、為民服務的能力,凝聚村內群眾向心力,也為新塘村的學生提升學業、開拓視野,孕育鄉村未來的“人”的內生動力。

  新華網:你覺得如何吸引年輕人到農村工作、創業?

  王玉輝: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做了調查和研究。過年期間,許多年輕人都返鄉過年,我們也走訪了許多年輕人,和大家都進行了交流,大家都説:“出去打工非常辛苦,如果能在自己家鄉找到一份相對合適的工作,哪怕收入不如外出打工也願意在家鄉發展。”缺産業、缺資金是表像,更多的是缺乏産業生態。我們也到貴陽、遵義等地與社會各界的企業家進行過交流,他們也表示鄉村振興未來是一片幹事創業的熱土,但是缺乏深入鄉村、了解鄉村、調研産業發展的橋梁。

  而我們駐村工作隊正在做的“黨建+鄉村賦能”的模式,我個人認為正是搭建城鄉結合、人脈融合、知行融合橋梁的好想法。通過“黨建+”模式,開展各類文教活動,主動建立社會生態圈,為今後鄉村振興、産業發展打下基礎。有了這些基礎,吸引社會各界的財富與産業關注到、來到當地進行發展、落戶,才能把年輕人留下來,為本地服務、幹事和創業。

  新華網:你從駐村的工作生活中得到了什麼收獲?

  王玉輝:在駐村工作中最大的收獲,實際上是來自思想上的變化。雖然我是一名理工男,曾經是一名技術工作者,駐村工作之前對社會科學十分感興趣,原來對于“三農”工作更多的理解來自與人交流、社科類的書本、政策文件、新聞報道以及為數不多的農村生活體驗,自認為對“三農”工作“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所以,我主動向組織請纓,希望能夠對鄉村振興有所貢獻。但當來到鄉村振興一線,無論是在走訪農戶、産業調研、宜居鄉村(建設)、策劃項目,點點滴滴無處不體現出自身認識的淺薄,切身感受到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對于“三農”工作的認識産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我最大的收獲。不變的是我還懷著來時的初心:能夠盡自己所能,為新塘村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以夢為馬,不負韶華。

[責任編輯: 劉昌餘 謝素香]

相關閱讀

01007018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17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