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白雲區沙文鎮靛山村,高山環繞、道路平整,掩映在蒼松翠柏之間的林下食用菌種植基地,羊肚菌、冬蓀、紅托竹蓀等生機勃勃,不僅給當地帶來了“奔頭”,也讓村裏找到了新的産業發展增長點。
“我們已經與一家體育旅游公司達成相關合作,把山頂、林間的空地利用起來,開展滑翔傘運動、打造森林露營基地。”4月27日,靛山村村支書董正邦介紹,該村有森林資源1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99%。近幾年,大力發展食用菌産業,今年共種植食用菌1300畝,村民以流轉土地的形式賺取租金,還可以在基地務工,村集體經濟逐漸充實起來。
有了資金,靛山村開始發展集種、採、食、玩於一體的鄉村游。“這塊地方,是我們正在打造的開心農場,主打項目還有滑翔傘運動。”董正邦指着對面的山頭説,對面有一個森林露營基地,有娃娃的家庭可以玩些輕鬆的項目,比如種花、採菌子,或是沿着山坡來場徒步。
此外,如果游客採摘完食用菌後想嘗鮮,附近的農家樂可以代為加工,即時送上一桌“春天裏的美味”。
靛山村的美麗鄉村游場景,是白雲區推動食用菌産業“接二連三”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眼下,該區從菌種研發、菌棒生産、種植、加工等都有企業入駐,食用菌産業鏈條已逐步形成。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食用菌、靈芝等特色産品為基礎,該區正着力研發設計“雲尚”“蘑力山珍”等特色旅游商品,構建地方特色濃、文化內核強的文旅商品體系。同時,不斷創新旅游業態,將文化、康養、農業、教育、工業等元素與旅游深度融合,促進實現“旅游+”“+旅游”多産業融合發展。
圍繞提升旅游服務質量,白雲區還將持續實施旅游標準化示範引導工程,深化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建設,完善旅游廁所、停車場等公共服務設施,建立健全旅游集散運營模式。同時,推進智慧旅游,依託“一碼游貴州”搭建智慧旅游服務平台,發展景區景點智慧化、服務管理平台化、旅游營銷在線化、旅游信息電子化等數字旅游經濟。(記者 楊唯)

